第二十九卷第十一期 97年11月1日發刊
中醫養生健康中心專刊
秋天常見的疾病與預防
◎基隆長庚急診醫學科主任 陳建光
炎炎夏日過後,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加大,一般民眾罹患發燒、咳嗽、腹瀉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急診病例會較多。在這個「多事之秋」一定要注意保健,做到防患於未然。而秋季應預防哪些疾病的發生呢?從往年的經驗看來,天氣轉涼最容易引發以下幾種疾病:
一、心血管疾病
秋天是心血管病的多發季節,因天氣轉涼,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心臟血管負擔加大,導致血壓增高。此外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本身血液的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在秋天,心血管病人應持續服用治療冠心病或高血壓的藥物,定期檢查心電圖和血壓,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積極預防感冒等會誘發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如有必要時應儘速前往醫院急診診治。
二、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大多和病毒感染引起胃腸功能不佳有關。發病時,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預防秋季腹瀉先要防止受涼,尤其是要防止疲勞後著涼。因為疲勞會使身體免疫力降低,病毒容易趁虛而入。急性腸胃不適的病人應即時到醫院診治,醫師會詳細了解病史,有無飲食不當或不潔飲食、腹瀉次數、糞便性狀、伴隨癥狀等,必要時做大便常規及細菌培養檢查或抽血檢查等,以查清病因。但常有一些病人因怕麻煩而不願做檢查,這樣不但對自己的病情不利,還有可能造成傳染病流行。
三、呼吸道疾病
秋天最容易出現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的有感冒、咳嗽、哮喘等。對於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人或者小孩來說,若不及早醫治只會讓症狀加重。為避免延遲就醫而延誤病情,對於不明原因咳嗽超過兩週,或痰液變稠、變黃、變多、呼吸急促等症狀,應趕快就醫診治。
入秋以後,感冒和一些「老毛病」就會特別容易發作,會給一些抵抗力較差的人以及慢性疾病的患者帶來許多麻煩。民眾平常要多運動,增強自己的免疫力。氣候突然變化時,宜注意保暖,扺抗力較差者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老年人、小孩或是慢性病患者,如有身體不適的現象,應儘速就醫診治,以免病情延宕。 
         
 
封面故事
新人類的養生哲學觀念—中醫養生健康哲學
經絡在中醫推拿與芳香療法的應用
運用芳香療法來養生
水療介紹
參加上海腫瘤整合醫學會(SIO)國際學術論壇回國心得報告
毒奶粉事件 家長勿恐慌 醫院做後盾 多喝水可促進腎臟解毒功
新聞紀要
「反菸拒檳鬥陣行 健康幸福攏總贏」∼反菸拒檳宣誓暨連署簽名
2008國際失智症日宣導活動紀實
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慶祝教師節聯合餐會
「傳統藝術慶重陽」護理之家重陽系列活動紀實
醫療時論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省思
醫學報導
秋天常見的疾病與預防
特別報導
感恩與懷念
長庚精神—王董事長的理念與期待
社服園地
體會 97年青年志工隊教育優先區營隊活動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文化村奇遇記∼一段因大學實習生牽引與老朋友相遇的故事
大學專欄
漫談氣喘與新開發療法的機制
病人安全
用藥安全∼藥師扮演的角色
增刊目錄
參加台灣醫療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 提升新世代健康照護的價值心
病房內的春天∼腫瘤科生日會感動紀實
活在當下,享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