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訊息

長庚大小事,專業領域獲取各界信賴

記者會資訊

孩童、青少年莫名慢性關節腫痛 恐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2013-11-07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 葉國偉
孩子若出現慢性、莫名的手、腳、膝蓋等關節紅腫疼痛,家長可千萬別當成「成長痛」或運動傷害,可能是「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簡稱JIA),應盡快尋求兒科進行鑑別診斷,及早治療。若放著不管,或推拿、自行服用止痛藥,恐讓關節持續發炎、破壞,導致關節變形等風險。

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是小於16歲的慢性關節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疾病成因不明,可能是免疫系統異常,造成細胞發炎攻擊關節。根據健保資料庫,台灣的發生率為每1萬名孩童有3.8人,盛行率為每10萬人有19.5人,每年約800多人在國內醫院定期追蹤、治療。臨床從1歲多的幼兒到高中生都有,高峰期發生在 11-15歲。

症狀為慢性、持續的關節紅腫熱痛與晨僵,最常出現在膝蓋、腳踝、手腕
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的主要症狀是持續的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甚至可能造成行動不便,症狀通常超過6週。病人可能是單一的關節發炎,也可能是多個關節的發炎、破壞。可能是單側關節,也可能是雙邊對稱。一般來說,並不會出現發燒;但是其中一類的系統性全身性關節炎,則以發燒不退為典型的表現。嚴重的病患甚至可能合併葡萄膜炎,視力破壞,有失明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分析1995年至2010年至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就診的292名慢性關節疼痛逾6週的孩童後發現,其中2/3(195人,66.78%)診斷為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這群病童確診時約9.5歲,平均有8.7年病史。男孩比女孩稍多,比例為1.21比1。

林口長庚醫院這項研究更發現,國內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病童最常出現症狀的部位是膝蓋(59.5%),其次是腳踝(42.1%)、手腕(34.4%)與手部小關節(27.7%)。此研究已發表在2013年8月的《微生物免疫學與感染雜誌》。

未及早治療,恐造成關節的持續發炎與破壞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手腳紅腫,很少會聯想到關節慢性發炎,多以為是扭傷或撞傷等運動傷害,而先帶孩子去國術館推拿、使用中草藥。因為未及早治療,反而造成關節的持續發炎與破壞。還有家長以為孩子是成長痛,而放著沒管。其實成長痛不會紅腫熱痛,且多發生在晚上,時間也不長。但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除了關節腫痛之外,還有早上起床時會特別僵硬的「晨僵」特色。

國內家長普遍對「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這個疾病很陌生,且當孩子出現症狀時,雖然擔憂,卻不曉得這是自體免疫疾病,應尋求兒童過敏免疫氣喘風濕科。因此拖了幾個月、甚至半年才確診的患者不在少數。

一名國中男生發燒、全身關節腫痛,全身像刀割一樣疼痛,嚴重影響生活,遑論拿筆、吃飯、上學。家長焦急地帶到林口長庚醫院掛急診,檢查發現發炎指數極高,排除感染與惡性腫瘤等因素而確診。使用第一線藥物後仍控制不佳,向健保局申請生物製劑,使用1、2個月後,症狀消失,病情妥善控制。

另有一名1歲多男孩,剛學會走路,走路卻是一跛一跛的,腳踝更有明顯的紅腫。四處就醫看了3、4個月一直好不了,輾轉轉至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確診為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經使用抗發炎藥物後病情大幅控制,持續回診追蹤。

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的預後較佳,約八、九成控制良好,不需要藥物
如同成人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的疾病控制關鍵是及早診斷與治療以控制發炎。但是與成人的風濕性關節炎不同的是,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的預後較佳,約八、九成控制良好,不需要藥物。

為控制、降低發炎,第一線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與疾病修飾藥物,若合併使用仍控制不佳,可申請生物製劑,需事前審查。站在醫師立場,孩子不會感到疼痛,不影響生活,為最基本的治療目標。最佳狀況是,使用最少量的藥物,維持症狀穩定,甚至可以不必用藥。

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患者,有較高的血脂異常風險
我們提醒家長,及早診斷與治療,除了是保護孩童的關節,也有助於遠離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的患者,與健康的孩子相比,有較高的血脂異常風險。林口長庚醫院研究對58名孩童追蹤18個月發現,病童經過規律治療,血脂異常也明顯改善,好膽固醇上升11%,顯見用藥控制疾病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這份研究報告已獲刊於2013年6月知名的《關節炎與風濕症研究》(Seminar in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國際期刊。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黃璟隆提醒家長,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預防走向殘疾的最佳方法。關鍵仍在於家長要特別注意,孩子若有慢性的關節腫痛,應盡快就醫,搶黃金時期及早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