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訊息

長庚大小事,專業領域獲取各界信賴

記者會資訊

長庚舉辦大規模新生兒急救訓練讓台灣照護新生兒的地方都有合格的新生兒急救員

2013-09-06林口長庚新生兒科主任 林瑞瑩
每一次的懷孕、生產,都是令人期待新生命到來的喜悅,但對於母體和嬰兒來說,實際上也都是健康安危的一大挑戰。即使懷孕過程都平安順利,在生產時,還是可能因為像胎盤早期剝離或臍帶脫垂、臍帶繞頸等無法預知的突發狀況,造成胎兒窘迫、生產窒息。這種狀況下第一線接生醫護人員的觀察、反應與緊急處理,是寶寶存活與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適時得當的處置也許能夠減緩因為缺氧導致的腦病變,甚至死亡等悲劇的發生。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為了增進北部鄰近基層醫療院所以及偏鄉衛生所醫護人員的新生兒急救能力,特別開全台醫學中心之先例,專為偏鄉地區與基層醫療院所人員舉辦大規模的新生兒急救訓練,希望當寶寶面臨生命威脅時,這群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能做出最佳評估、最好處置,有效提升孩子的存活率,與保障其未來的生命品質。

林口長庚醫院地處台灣南北交通樞紐位置,是北區緊急醫療網高危險妊娠及新生兒後送責任醫院。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備有24小時值勤的急救外接醫護團隊,每年出勤至院外緊急處理後,以救護車轉送回院內新生兒加護病房醫治的新生兒,約有300至400人次,高居全國各醫院之首。事實上,目前林口長庚新生兒科每天平均會接到1至5個來自基層、因為出生不到一週的小寶寶有突發危及生命的狀況,而需要轉送的求救電話。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科主任林瑞瑩說,若母親是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屬高危險妊娠,大多會在具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大醫院生產。但臨床上,確實有一部分的寶寶,在產檢時並無特殊異狀卻在出生時出現無法預期的急症,必須緊急處置,甚至要立即後送大醫院。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朱世明醫師舉例,臨床常見的新生兒急症包括臍帶繞頸、臍帶斷裂、吸入胎便、頭皮血腫等,甚至有擇日剖腹的寶寶,因肺部成熟度不足,出生後呼吸困難。

林瑞瑩醫師以臍帶繞頸為例,就可能毫無預警地造成寶寶生產窒息。而部分先天性心臟病童,無法在產前被偵測,出生後透過心臟雜音,或因為寶寶發紺(發黑),甚至心衰竭,才發現寶寶心臟有狀況,必須立即處置。在腸胃道方面,也可能有先天性腸阻塞、或無肛症等問題,對寶寶造成生命威脅。

林瑞瑩醫師說,危險的徵兆可能是寶寶呼吸喘快、突然膚色發黑,也可能是抽筋,或是肌張力差,甚至動也不動;寶寶也可能在外觀上沒有明顯異常,但是有心跳過低。嚴重的還包括出現胎兒至母體輸血,導致寶寶大量失血、休克、貧血。此時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不但要警覺,更要立即做出處置,才能搶轉送大醫院的黃金時間。人體的急救首重護腦,尤其是剛出生的新生命,新生兒急救必須搶黃金6小時,才能有好的預後。

朱世明醫師說,若是出生在醫學中心的新生兒突發危急狀況,醫護人員幾乎可在幾分鐘內對寶寶進行緊急救治。但倘若是在診所出生,醫院派出救護車前往診所外接,光是來回可能要一個半小時,「急救人員到達之前的每分每秒,對寶寶的健康與未來而言,都十分關鍵而寶貴。若第一線的診所醫護人員正確判斷、並給予急救介入,例如保暖、避免失溫,確保呼吸道通暢、給予心臟按摩,輸血、給藥等緊急處置,就可以增加寶寶存活機會、避免後遺症,而能健康長大!」

朱世明醫師舉例,他曾遇到兩個新生兒,因為診所醫護人員是否具備新生兒急救能力,而有不同的命運。兩個寶寶在母體內時,都出現胎兒血液回流到母體,出現極度新生兒貧血,血紅素驟降,正常值應有13-14 g/dl,寶寶出生後卻掉到3.4 g/dl。其中一個院所的醫護人員立即處置,給予輸血,維持寶寶的循環系統後,再後送長庚醫院,目前健康長大。但另一個寶寶,卻因為醫護人員在救護車抵達前,沒有任何處置,導致寶寶最後因為循環衰竭而不幸死亡。

新生兒的急救處理與其他醫療一樣,是根據研究結果和臨床經驗而不斷修正的。目前全球都是以美國兒科醫學會和心臟學會共同制訂的新生兒急救課程(NRP)裡的方法為治療準則。我國新生兒科醫學會也以之為藍本,提供具實證的最新作法。

林口長庚醫院將於今年9月8日(週日)假林口長庚醫院舉辦「守護小腳丫基層診所及偏鄉地區醫護人員新生兒高級救命術研習會」,提供一百名桃竹苗地區的婦產科診所、山區衛生所的醫護人員對新生兒急救步驟有一個溫故知新的機會,這個課程所教的就是根據新生兒科醫學會民國100年發佈最新版本的新生兒急救救命術。上午是課程。在下午,所有學員都要進行實際操作,現場模擬救治。透過實際演練,模擬寶寶的高危險情境,在面對新生兒急症時,便可積極介入,提升寶寶存活機會,大幅降低腦性麻痺等殘障、死亡風險。

我們以林口長庚所在的桃竹苗地區開始,為基層醫療院所及偏遠衛生單位的醫護人員開辦新生兒急救課程,我們也承諾在一己有限的資源下繼續推行至更廣的其他地區;我們的用意舉個相似的例子,就像目前很多公共場所為什麼要備有急救用的電擊器一樣,希望在可能發生緊急醫療需求的場合都能在短暫的黃金時間內施以適當搶救。長庚醫院和新生兒科推廣普及新生兒急救課程到最基層,以此保衛台灣新一代的健康能夠贏在起跑點,也盡到醫學中心的社會義務;我們此創舉希望造成國內其他醫學中心的群起效應,讓台灣所有照護新生兒的地方都有合格的新生兒急救員。

* 全台早產比例 (<37週約8-10% 而<1000公克出生體重就約略1.5-2.0%)
* 新生兒死亡率 (4/1000,世界排行二十一)小於1000公克的粗死亡率約30%
* 新生兒或早產兒生下後需要急救的比例 (新生兒約一成,早產兒依據出生體重,越輕的比例越高,小於1000公克的可以高達七成以上)
* 經由急救可降低殘障、死亡的風險 (無確實數據,但是應該可以經由初步急救穩定的策略,提升新生兒存活率及降低後遺症)
* 在醫學中心發生新生兒急症 (高,因推行高危險妊娠轉診之故),與診所相比,風險比較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