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十二期 113年12月1日發刊
全面守護身心靈~身心醫學的新進展
基隆長庚發表超音波骨刀在脊椎內視鏡的創新應用
◎基隆長庚骨科主治醫師 蔡松航
52歲的李先生是一位工程師,罹患糖尿病多年。長期久坐和工作壓力,導致第四、五腰椎嚴重退化狹窄,下背痛及腿部麻木,甚至無法正常行走。在基隆長庚接受新式的超音波骨刀內視鏡手術後,不僅順利避免了感染,手術恢復期也遠比預期短,術後疼痛明顯減輕,生活質量提升,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葡萄糖是骨骼能量的主要來源,但是糖尿病患者因胰島素不足或是胰島素效率不好,造成新骨生成能力較差,長期下來容易骨質疏鬆,強度變差,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脊椎退化風險比一般人高。尤其是脊椎狹窄滑脫和椎間盤突出,每4位脊椎融合手術患者即有一人是患有糖尿疾病。此外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控不良,更會增加脊椎手術後傷口感染的風險,可能導致骨髓炎,需要長期的抗生素治療,或是增加術後併發症的風險,嚴重者甚至出現菌血症或敗血症,對生命構成威脅。

傳統的脊椎手術通常需要進行開放性手術,或使用傳統電燒來移除骨頭上的軟組織,但這樣的方式出血較多、手術時間長,且周圍組織損傷風險高,對糖尿病患者的術後感染控制更加困難。

經皮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是近幾年來最蓬勃發展的脊椎手術之一,又可分為經椎間孔腰椎微創手術和經椎板間隙脊椎微創手術,都具有傷口小、破壞少、疼痛少、復原快及住院天數短等優點,但因此類手術相當精密,手術技術門檻高,醫師的學習曲線較久,所以並非每一位脊椎科醫師皆有辨法執行。

超音波骨刀技術是運用超音波振動來切割骨頭,提供強力、安全且快速的切割功能,使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大幅減少,且能更精準地去除病變部位,降低對周邊組織的傷害。與內視鏡結合,將使微創手術更加高效,手術時間短,恢復時間快,術後感染率更降至原來的1/16,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基隆長庚醫院目前已成功應用於2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無嚴重併發症,恢復狀況良好。

筆者與張家偉醫師共同發表的超音波骨刀在脊椎內視鏡的創新應用,不管在台灣和全球都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為糖尿病患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手術安全性和效果。成果已刊登於2023年2月的「臨床醫學期刊」與2024年1月的「國際外科雜誌」,並於國際脊椎醫學大會(Global Spine Congress)上發表,受到國內外專家的肯定。

提醒糖尿病患者,長期忽視脊椎問題可能導致不可逆的神經損傷,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建議日常應控制血糖、維持適當的運動量,並及早尋求醫療協助,以避免病情惡化。
         
 
封面故事
青春陽光下的影子,青少年的憂鬱與自傷
司法精神醫學∼監護及輔助宣告
氯氮平(Clozapine)臨床藥物治療監測的新進展
失智症之精神症狀與行為障礙處理
醫學報導
骨骼肌肉超音波於風濕免疫疾病之應用
特別報導
懸壺濟世的新創醫師:程文俊主任委員專訪
心靈點滴
薪火相傳的年度盛會∼回顧整形外科系Noordhoff Day 2024
本月主題
全面守護身心靈∼身心醫學的新進展
焦點話題
2024長庚醫學週 醫療新挑戰~使命、願景、永續
林口長庚引領心房顫動治療新紀元 躍升亞太訓練中心
要注意血糖,不要輕忽糖尿病前期!
產官學研醫界精英齊聚 基隆長庚「外泌體與再生醫療技術研討會」聚焦臨床應用
基隆長庚發表超音波骨刀在脊椎內視鏡的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