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壺濟世的新創醫師:程文俊主任委員專訪 |
|
◎長庚醫訊編輯部摘錄 |
|
|
|
|
|
2024年中央大學企管系為慶祝成立40週年,特別表揚傑出管理楷模長庚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任委員。程主委在長庚服務近40年,憑藉卓越的溝通能力,成功應對醫師離職潮以及SARS、COVID-19疫情等危機,領導長庚醫療體系,成為台灣頂尖醫院。長庚醫訊編輯部摘錄部分專訪內容如下:
保持創新理念,行醫40年的契機與動機 程文俊主任委員為心臟衰竭治療的權威,現任長庚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他一方面以同理心尊重同仁;另一方面也注重管理風格,以穩重、周全與前瞻的腳步帶領醫院永續發展。他成立了全台第一個心臟衰竭中心,也多次在危機管理中展現領導才能,凝聚同仁共識。
程主委選擇加入長庚是因為其「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並且該醫院內部公平競爭的升遷機制,為年輕醫師提供發展機會,帶動醫院整體進步。長庚醫院創辦人王永慶先生特別強調以下三點:
一、「以病人為主,不收保證金」。 二、「不能收紅包,否則馬上解約」。 三、「不能拒絕病人,藉以保證病人就醫權」。
不僅如此,長庚醫院任何的升遷機會都靠自身能力去公平競爭,因此對於年輕醫師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促進同行醫療體系改變以往較封閉的風氣,讓醫院之間能夠彼此學習各自優點。程主委認為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即使面對嚴峻的挑戰,保障與照顧每一位病人與員工的權益相當重要,並應持續地培養新一代的醫學人才。
同理心是最重要的事 1997年林口內科部曾發生住院醫師離職潮,程主委從基隆內科部長轉任林口,他以「同理心」處理問題,與醫師懇談後,承諾改善工作環境,以穩定團隊。此外,他透過內部通訊和舉辦各類運動與活動,凝聚向心力,吸引優秀醫師加入長庚。2003年SARS期間,程主委更冒著感染風險親自進入病房,帶動團隊積極防疫,與同仁們一起順利解決問題。
作為台灣最大的醫療體系,長庚醫院採取分層負責的方式,透過建立目標導向的委員會進行分工合作,藉由溝通與協調來因應嚴峻的挑戰。若有溝通不順的部分會進一步加強各單位間的協調,針對任何疑難雜症也會提供相關協助。
面對醫師自主性高的課題,程主委認為「尊重」是不可或缺的。主管要以同仁的立場去思考、傾聽意見,尊重每一位同仁;若使用強制性手段,可能會造成同仁的強烈反彈。事情如果是對的,我們還是要有「決心」完成任務,但是兩點之間不一定是直線,透過溝通還是可以達到目標。程主委表示,要成為一個好的主管必須具備「耐心」和「同理心」,以對待家人的方式去關懷尊重每位同仁。
AI時代下的醫院思維新模式 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程主委積極參與決策,每日會議討論防控措施。長庚醫院透過預警系統、X光檢查和AI整合,有效辨別並隔離感染者。不過程主委認為AI雖然可以協助減輕行政負擔,對於醫病關係的情感連結,仍需人性化的接觸,AI僅能作為輔助工具。
醫院治理:ESG的落實與應用 長庚醫院重視ESG,對社會責任的承擔體現於日常能源管理,並要求新建建築符合綠建築金獎標準。程主委指出,採用ESG的企業更具韌性,能在經濟危機中生存。其中程主委提出三大主導方針:(1)管理好自身事務;(2)供應鏈配合;(3)全體社會的共同努力。
在實踐方面,長庚也充分展現出自身ESG價值,例如:部分光源使用LED電燈、採用太陽能板發電來節省能源,並且定期更換變頻冷氣來減少耗電,同時重視節水、減廢、綠色採購等。此外,規定後續新建的建築物,如綜合大樓和轉運站,也都要完全符合綠建築的標準。
醍醐灌頂:給予後輩的建議 當談及如今年輕人的優勢時,程主委認為,年輕人對於新興科技的運用更加嫻熟,但也可能因此喪失面對面溝通的能力,導致待人接物與應對社會的準備不足。對於即將畢業的學生,程主委建議:「機會是留給做好準備的人。」提醒年輕人在透過網路學習知識之餘,也要注意正確的篩選資訊,並努力發揮自身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
針對用人選才,程主委則強調:除了要求「能力」之外,「態度」更為重要。他鼓勵年輕醫師能夠跨領域學習,多接觸不同層面的知識,他也因此積極推動人工智慧學校在長庚醫院舉辦講座,培養同仁跨域的能力。
面對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盡到自己的本分,對於分內工作要做到最好之外,也要尊重自己的工作。程主委正以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是未來成功必備的條件,與大家共勉之。(本文摘錄自中央大學官網暨中央大學管理學院官網)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特別報導 |
|
|
中醫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