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卷第一期 112年1月1日發刊
全方位牙周病治療
眼角膜移植手術新進展~「術中光學斷層掃描導航技術」
◎基隆長庚眼科部主治醫師 孫啟欽
台灣每年約有600~700名等待眼角膜移植患者,眼角膜得來不易,更需精良的移植技術以確保手術成功。基隆長庚眼科部在過去幾年內,已成功完成破百例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DSAEK)及角膜後彈力層內皮細胞移植手術(DMEK),2022年6月再引進「術中光學斷層掃描導航技術」,能即時呈現角膜後彈力層皮瓣於病人前房中的相對位置及弧度,也能讓醫師精準辨識角膜內皮後彈力層的方向,提高手術成功率。

角膜是眼睛最前面的構造,就像照相機的鏡頭,本身並沒有血管,能使光線通過並聚焦於後面的視網膜,一旦混濁將會嚴重影響視覺。許多情況例如圓錐角膜、水泡性角膜病變、角膜疤痕及角膜失養症等造成角膜混濁的疾病,皆要考慮角膜移植手術。

角膜移植主要是將病人原來混濁或水腫的眼角膜組織切除,並將清澈、正常功能的捐贈眼角膜移植至原本受贈者角膜位置,根據不同角膜移植術式透過縫合或氣體使其固定。近幾年來角膜移植手術進展迅速,與過去傳統全層角膜移植手術(PKP)相比,DSAEK及DMEK只取角膜的內皮細胞進行移植,降低捐贈者條件限制,有助於緩解國內捐贈角膜嚴重短缺之困境。

DSAEK及DMEK手術適合角膜內皮細胞失養症或其他角膜內皮細胞病變,不但可以大幅縮小傷口,也降低縫線傷口導致的術後散光,減少術後乾眼症狀。根據美國眼科醫學會議報告,和傳統全層角膜移植手術相比,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視力復原更快、更好,並且日後發生移植排斥事件機率更低。DMEK手術傷口大小僅0.3公分,要將厚度僅0.001公分的後彈力層內皮取下,並將此植入受贈者眼中,手術學習曲線及困難度極高,歐美、新加坡及印度等國家都是近幾年才開始發展此技術。

新式的「術中光學斷層掃描導航技術」則讓角膜移植手術再突破,應用在DSAEK或DMEK手術能更確保手術的成功率。傳統進行白內障手術如欲植入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時,需手工標記軸度位置,術前需藉由裂隙燈標定水平點及水晶體植入軸向位置並進行調整定位,不僅標記過程複雜,定位位置多數情況也需仰賴醫師臨床經驗。國外已有研究證實光學斷層掃描導航技術可取代手工標記,提供更方便、準確且即時的定位協助。

此外,傳統進行DMEK手術將捐贈者角膜後彈力層皮瓣植入受贈者前房時,術中需於角膜後彈力層皮瓣手動標記以分辨正反面,通常這需仰賴醫師的臨床經驗,以避免植入角膜內皮皮瓣方向錯誤,進而造成移植失敗。術中光學斷層掃描導航技術則能即時呈現角膜後彈力層皮瓣於病人前房中的相對位置及弧度提供醫師精確辨認,確保手術的成功率由90%提高至98%。

基隆長庚眼科部在過去幾年已成功完成破百例DSAEK及DMEK手術,2022年6月正式引進「術中光學斷層掃描導航技術」後,截止2022年8月底,已成功應用完成一例3D PKP、一例DSAEK手術及一例DMEK手術,術後追蹤皆無異狀,現在患者們皆已恢復視力,逐步回歸正常生活。未來基隆長庚醫院將運用此設備在優化角膜後彈力層內皮細胞移植手術,造福更多需要的病人。
         
 
封面故事
傳統牙周病治療及其他輔助治療之綜觀
植牙時機的臨床考量
雷射治療於植體周圍炎之臨床應用
矯正治療後的牙齦萎縮~預防及治療方案
特別報導
「特色醫療」「智慧醫院」「創新研發」「公益榮耀」~長庚四大主題聚焦台灣醫療科技展
心靈點滴
最後的道別~Free To Fly
中醫報導
中醫整復治療產後下背痛
飲食營養
飲食有規劃 健康過新年
兒童醫療
與寶寶的幸福接觸~談母乳哺育與營養
本月主題
全方位牙周病治療
焦點話題
2022長庚運動醫學研討會 頂尖選手分享照護經驗
守護台灣體壇明日之星~長庚連續八年獲頒體育推手獎
眼角膜移植手術新進展~「術中光學斷層掃描導航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