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113年4月1日發刊
肺癌診治新進展
兒童新冠病毒感染∼從預防到治療
◎林口長庚副院長 邱政洵
2021年11月初開始,從非洲南部國家波札那與南非開始了新一波新冠病毒感染的小流行,同時,這波流行和之前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造成了很多已經感染過的人群再度被感染(re-infection)。科學家從中察覺到是否是病毒又開始有變異的警訊,並經由快速的研究發現了一隻傳染力強,免疫逃脫性更強的病毒變異株,也就是現在席捲全球、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

Omicron變異株和原始的新冠病毒相比,有非常多在重要病毒結構上的突變,造成了其仍保有高度傳染力,卻有更強免疫逃脫性的特性。根據美國疾管署的模型運算,Omicron的免疫逃脫性會讓其在真實世界中,以超越Delta變異株的傳播速度在社區內快速擴散。美國也確實在Omicron進入美國後,短短一個多月,單日確診人次就創下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最高峰(單日一百萬人確診),因為確診人數太多,也開始影響到國家重要單位如醫院及機場的正常運作,其傳染能力確實不能小覷。

和之前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相比,目前的研究已證實Omicron比較不具有感染人體下呼吸道的能力,產生的疾病嚴重程度相較之下會比較輕微,染疫者併發重症的比率也較低,但是我們絕對不能輕視Omicron的威脅,因為在感染人數大幅上升的狀況下,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人數亦會大幅上升,會嚴重影響到醫療體系整體的量能,更可能擠壓到其他需要治療病人的醫療資源。

Omicron的免疫逃脫性影響到了現有疫苗的保護力,根據英國發表的研究,現有的疫苗對於Omicron變異株,在打完完整兩劑後的10個禮拜,對於預防感染的保護力會只剩下0.10%,但如果有接受第三劑(追加劑)的接種,保護力則可以回升至55%.70%。因此,歐美各國也早已廣泛宣導施打第三劑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台灣也已推動追加劑的接種。

台灣在今年4月正式進入Omicron社區流行時期,由於其高度傳播能力,讓醫院在這一波新的疫情中,也面臨新的挑戰。其一是除了專責病房需負責收治確診病人,很多有其他基礎疾病及有就醫需求者也染疫,導致醫院的病房及門急診承受極大的壓力。另外,感染者大多是輕症,意謂著也需操作大量的檢體篩檢,採檢及檢驗的量非常大。最嚴重的還是此波Omicron疫情對兒童帶來的衝擊,由於在這波疫情開始前,12歲以下兒童均未施打疫苗,有些兒童染疫後有出現腦炎、哮吼等重症,必須住入專責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所有醫師全體動員,除了有醫師固守兒童專責病房,讓住院的中重症患兒都得到最好的照顧,我們也設置完善的兒童急診看診與篩檢的區域及動線,讓小朋友可以得到最好的及時照護。新生兒科醫師也與產科醫師密切合作,讓染疫的產婦及其所生下來的寶寶都能得到適當的處置及照護。

雖然大多數兒童能夠從COVID-19感染中順利恢復,但是Omicron變異株已使無數沒有接種疫苗的兒童患病。根據美國疾管署的報告,Omicron變異株對未接種疫苗的兒童確實造成很大的威脅,流行期間幼兒的急診室就診率和住院率高於年齡較大的兒童。現在的證據很明確,新冠病毒感染對兒童造成嚴重健康的威脅,此風險可視為與兒童常規接種的其他疾病類似。另外,鑒於Omicron的免疫逃脫性,曾經感染的兒童之後仍應接種疫苗以防止再次感染。

現在這波台灣社區感染疫情已逐步進入舒緩期,我們應開始思考後疫情時代的問題及挑戰,由於新的變種株會再出現,未來的世界,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不會消失,我們在醫療及公共衛生體系上一定要超前部署,為整個社會安全及健康提供最堅強的保障。本期醫訊以「兒童新冠病毒感染.從預防到治療」為主題,針對兒童及青少年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兒童新冠病毒感染的居家照護、兒童新冠病毒感染重症、以及新冠後(長新冠)症候群,邀請專家撰寫專文,希望在疫情緩和的時候,讓民眾對這個百年大疫有更加清楚的認識,也期待大家在邁入後疫情時代,對健康及公共衛生更加有感,知道其重要性並能思索如何維持個人、家庭及社區的健康。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隱形殺手「肺癌」無所遁形∼肺癌篩檢 LDCT 介紹
次世代基因檢測介紹
肺癌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新藥 tepotinib
肺癌精準治療新利器∼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醫學報導
羽球正夯∼簡介羽球相關運動傷害與新療法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您有自律神經失調嗎?中醫助您找回身心的平衡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的路
兒童醫療
新生兒小下巴、顎裂、呼吸道阻塞 簡介「皮爾羅賓症候群」的新型手術療法
本月主題
肺癌診治新進展
焦點話題
惡性腦瘤的創新希望∼類病毒奈米載體與基因靜默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觀念∼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