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卷第三期 111年3月1日發刊
後疫情時代的身心調適
抗癌階段的能量中繼站∼高雄長庚中醫病房榮獲「第一屆中醫藥發展獎勵玉階獎」
◎高雄長庚中醫部部主任 蔡明諺
為了提供腫瘤患者在手術後和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期間體能營養不佳或副作用的身體調治,高雄長庚中醫部與腫瘤科、直肛科合作,自2014年起承接衛生福利部中醫多元發展計畫,透過分析不同抗癌階段和藥物的治療下,患者中醫體質的變化,並結合中藥、針灸、推拿、藥浴或五行音樂等各種介入方式,發展腫瘤中醫輔助治療臨床途徑,大幅提升病房住院率和服務品質(圖一),占床率維持9成以上。整體表現更獲得2021年度「第一屆中醫藥發展獎勵玉階獎-領航貢獻」的殊榮,我們為全國病房唯一得獎單位。此為我國首次頒發國家級別、最高榮譽之獎項,為鼓勵致力推動中醫藥發展工作,具有具體貢獻或成效之自然人、法人、團體、機關、機構或學校,予以最高的肯定及頒獎表揚。頒獎典禮於2021年12月17日在衛生福利部舉行,由陳時中部長頒發獎項並感謝獲獎單位,由筆者與中醫病房團隊代表受獎(圖二)。
高雄長庚中醫病房自2007成立至今,收治病人病種已從早期的顱腦外傷、中風後遺症和慢性傷口照護,推展至膝關節術後照護以及睡眠中心的跨科整合,其中睡眠中心的跨科整合更獲得2014年台灣實證護理學會第二屆提升照護品質實證競賽-銅獎。另外,中醫病房在腫瘤輔助治療的成果-「腫瘤患者接受化學治療在台灣中醫病房的整合醫療之展望」,已發表於中西整合醫學雜誌。
中醫病房為自費經營,因此患者不必侷限於健保病房住院天數或擔憂返家後不適無法自理;或是候床耗時而延誤治療進度,反而有更充裕的時間調整及參與整合醫療,讓身心靈獲得最佳照護。如67歲的屏東鄭姓女性,因罹患直腸癌需每日兩地往返接受放射線治療,中期因出現嚴重腹瀉脫水而住進中醫病房。在15天的治療下有效減緩腹瀉並改善疲倦,出院後非常滿意,也陸續介紹幾位遠地的患者來。
高雄長庚中醫病房走過14個年頭,收治超過1500人次,一直扮演急性醫療與慢性照護的橋樑。在王植熙院長和龔嘉德副院長的支持下,透過團隊合作和實證研究,積極為中醫治療效能優化而努力,也提供醫藥護教育與實務傳承的平台。
此次中醫病房能獲得玉階獎除了對我們部門多年經營的肯定,也具有3個重要意義:
一、使命感:中醫病房訓練許多具中西整合照護能力之醫師,相信是往後建構中醫專科發展的基石。
二、開創性:病房兼顧實證發表和醫護教育任務,我們能作為中醫院所病房設置的典範。
三、認同感:這是醫護團隊(圖三)日常工作之場域,長期輪班照護,全年無休,是一群最耗心力、刻苦耐勞苦卻最難得到光的人,感謝評委幫我們點亮榮耀。
         
 
封面故事
後疫情時代的身心調適
後疫情時代的親職「心」關係
後疫情時代~帶著正念重返校園
醫學報導
世界在流行~新冠病毒「Omicron」
新冠疫苗第三劑(追加劑)的重要性
飲食營養
年後快樂減重,「虎哩」窈窕過整年!
兒童醫療
食物過敏診斷黃金準則~食物口服激發測試
焦點話題
國內第一本抗疫紀實電子書「穿越疫役∼台北林口長庚COVID-19防疫回顧」公開上線
聚精會「繩」牽你我,為愛舉繩在長庚∼長庚醫院持續贊助偏鄉拔河隊裝備
長庚醫院拍攝公益動畫影片提醒家長重視孩童誤食毒物及異物
冬天出生嬰兒容易有髖關節脫臼
抗癌階段的能量中繼站∼高雄長庚中醫病房榮獲「第一屆中醫藥發展獎勵玉階獎」
長庚醫療體系2021年度榮譽事蹟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