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快樂減重,「虎哩」窈窕過整年! |
 |
◎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孫詩如 |
 |
 |
 |
 |
 |
過年是全家團圓、圍爐過節的大日子,餐餐大魚大肉象徵著豐收的一年。但在過年後,你的肚子也跟著團圓了嗎?台灣過重和肥胖的情形,一直是需要被關注的議題,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人體重過重的比率雖有逐年下降,但肥胖盛行率卻是增加的,且腰圍過大的比例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體重不僅僅跟外表體態有關,更與健康息息相關!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體重越重的人,慢性疾病的發生率越高,例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中風、骨關節炎、呼吸系統疾病、癌症、胃食道逆流、膽囊疾病、不孕症等慢性疾病,都與肥胖有密切關係。 過年發福的原因有很多種,但總括來說,都是因為熱量的攝取大於消耗,而造成體重上升。因此,減重時我們要把握住一個重點,就是創造所謂的「熱量赤字」。熱量赤字顧名思義,就是讓熱量的攝取「低於」你每日的總消耗量。常常會有很多人利用節食來創造熱量赤字,攝取的熱量小於基礎代謝率,反而造成肌肉流失,日後復胖的機率變得更高。下面透過減重8要訣,讓你年後順利減重不復胖。
減重8要訣
一、 放慢吃:吃飯的時候每口至少咀嚼20.30下,咀嚼可以增加飽足感,多咀嚼幾下並放慢速度吃。 二、 飽即止:每餐吃到8分飽時就該停止進食,適可而止。不買過多的食物,不僅可以避免食物的浪費,也不會讓自己有機會吃到過飽的狀態。 三、 喝足水:水是維持身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元素之一,每天至少要攝取「體重×30毫升」的水才會足夠。且於餐前多喝水亦可增加飽足感,減少進食的量。 四、 高纖維:成年人一天至少要吃到煮熟的青菜三個拳頭大(約300公克)的蔬菜量,不論是葉菜類、瓜類、菇類等都是優質的膳食纖維來源,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加飽足感、維持腸道健康、幫助排便、穩定血糖、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等。 五、 油減量:減少高脂食物攝取,例如:肥肉、炸物、熱炒、部分加工品、多數烘焙食品等,避免攝取過多熱量。另外常常被忽略的是湯品,台灣人愛喝湯,尤其是高湯,上面常常浮了一層厚厚的油脂,若能在上桌前,先將上面那層油脂撈出,可減少多餘的脂肪攝取。 六、 少吃糖:減少精製糖、精緻澱粉的攝取,例如:含糖飲料、蛋糕、甜點、零食等,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七、 動起來:俗話說「減重7分靠飲食、3分靠運動」,可想而知運動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國健署也建議每日做至少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若一次無法執行30分鐘運動,也可改為一天執行多次10分鐘以上(每次至少維持10分鐘,總和達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才能有效阻止體重增加或達到減重效果。 八、 心情好:應保持好心情減重,過於壓迫自己,容易產生報復性飲食,使體重迅速回彈,因此在減重期間適時的給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間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很多人在減重時非常在意體重的變化,但比起體重的變化,更應該要在意的是體脂和體肌肉量的變化,現在有很多健身房、運動中心等都有提供體脂機,可以定期去測量,這些數據相較於體重更有參考的價值。 近幾年減重盛行,也有多種時下流行的減重方法,不論是哪種方法,執行時都應該要保持正確的心態。減重是一個長跑戰,並非一蹴可幾的,每個人適合的減重方法都不一樣,也可尋求專業營養師諮詢,在屬於自己的長跑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配速,才能跑得更長遠、更持久!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兒童醫療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