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卷第三期 110年3月1日發刊
預防及延緩衰弱失能∼從日常做起
牙口顧得好,健康過一生
◎長庚科技大學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系講師 江貞紅
缺牙、牙根齲齒、口腔機能退化、咀嚼吞嚥障礙是老年人常見的口腔健康問題。因口腔衛生不良,使嗆咳病人口咽部的細菌大量孳生,隨嗆咳物至氣管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因此不良的口腔衛生問題值得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口腔健康不僅影響咀嚼、營養、說話、社交,甚至會影響外觀及社會接納程度,可說是全身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重要基石。由於牙齒與口腔組織長年暴露於相當複雜的環境中,使得口腔疾病,如齲齒、牙周病等,成為大多數人們一生中都必須面對的挑戰。
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的相關性如下圖,若缺乏適當的口腔清潔行為,容易因牙菌斑的大量堆積引發口腔疾病,進而導致缺牙,甚至全口無牙,影響口腔功能如咀嚼吞嚥功能不彰,造成消化不良、營養缺乏、肌少症、免疫力低下等問題。保留愈多健康牙齒,才能夠咀嚼食物攝取良好的營養,還可以活化大腦功能。良好咀嚼功能是防止老年失智的重要關鍵,咀嚼功能屬於「用進廢退」,食物愈煮愈軟時,咀嚼功能跟著退化,大腦接受的訊號和刺激減少,功能也會跟著退化,容易出現認知功能缺損(失智症)。越來越多的研究報告指出,牙周疾病與全身性系統疾病如失智、動脈硬化、心臟病、肺炎、糖尿病高度相關。一旦細菌從口腔進入血液,它就能進入身體的任何地方,都可能造成感染。牙周局部發炎因子不只侷限在口腔,也會擴散至全身,影響身體健康。因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低下,末端血液供應差,容易使牙周環境惡化,血糖控制下,牙周狀態較不易惡化;牙周病得到適當的照療,也可以降低糖化血色素,改善糖尿病。
藉由適當的口腔照護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與功能,可降低上述疾病的嚴重度與發生率,提升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口腔衛生保健方法包含均衡飲食少吃甜食、餐前執行健口操、正確潔牙方法、定期口腔檢查。健口操是能增進口腔機能的口腔運動—增強口部肌肉、促進唾液分泌,透過按摩、輕拍或運動,包括臉部及臉頰的體操、舌頭的體操、發音練習、唾液腺的按摩及吞嚥練習等。建議一天做3次,在每餐飯前練習,每次約3至5分鐘,就能促進吞嚥功能,防止口腔機能退化。選對適當的潔牙工具是口腔清潔的第一步,牙刷選擇刷頭較小,軟質刷毛、毛束不要過多或過密。使用牙線、牙線棒或牙間刷刮除牙縫間的牙菌斑。建議選擇氟離子濃度在1,000ppm以上的含氟牙膏,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氟化物是牙齒的防護罩,可加速牙齒表面再鈣化,並降低細菌產酸能力預防齲齒。老年期建議每3∼6個月定期口腔檢查,重點為口腔衛生、牙根齲齒、牙周炎、口腔黏膜病變與假牙是否貼合。大部分的口腔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如果能夠養成適當的口腔照護觀念與技巧,避免已知的危險因子(菸、酒、檳榔),加上專業牙醫師的協助,就能終身保持健康且功能良好的口腔與牙齒。做好口腔衛生保健,才能護齒一生,笑口常開。
         
 
封面故事
憶起人生∼如何強化我的認知力
牙口顧得好,健康過一生
肌不可失∼生活小動作,危機大消除
停、看、聽∼高齡者保健食品聰明選安心吃
醫學報導
肺癌中西整合治療
特別報導
淚眼汪汪,是鼻淚管阻塞還是乾眼症?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中醫報導
胃食道逆流的中西醫觀點
飲食營養
喝慢性腎臟病專用營養配方,腎臟病就會好嗎?
長庚健康影音館
愛與祝福,人生圓滿∼談安寧療護
本月主題
預防及延緩衰弱失能:高齡照護研究的使命與實踐
焦點話題
女童感冒才控制卻開始呼吸急促 原來是呼吸道融合病毒在作怪
「正前開微創髖關節置換手術」 助雙側髖關節壞死沾黏患者重獲新生
2020年度長庚醫療體系榮譽事蹟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