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常用藥物簡介 |
 |
◎嘉義長庚藥劑科藥師 汪品瑜◎嘉義長庚藥劑科主任 林育昰 校閱 |
 |
 |
 |
 |
 |
急性鼻竇炎為鼻竇黏膜受病菌感染引起急性發炎反應,在組織中可以見到鼻黏膜充血腫脹,病人常見鼻塞、鼻癢、鼻涕濃黃、發燒、頭痛或頭面鼻竇部位微腫脹等症狀。大多數病人,經醫師診治並配合適當治療後均能快速緩解症狀並復原。如果因藥物使用不當或其他先天構造因素,鼻黏液蓄積在鼻腔內,導致病菌在鼻竇增生,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即為慢性鼻竇炎。 以下針對鼻竇炎常用藥物特性與使用應注意事項作簡要說明。 血管收縮劑 如:Oxymetazoline,血管收縮作用會讓充血腫脹的黏膜產生皺縮,可緩解鼻塞症狀,因效果快且明顯,故為鼻炎噴劑常見成分之一。但本藥品於長期使用後驟然停藥,會有「反彈性鼻塞」作用,反而會讓鼻塞症狀更加嚴重,因此使用時病人務必遵循醫囑指示使用。 抗組織胺 抑制組織胺誘發的過敏反應,針對惱人的鼻癢、流鼻水與打噴嚏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抗組織胺依藥理作用可分為兩類;第一代抗組織胺;如:Diphenhydramine,因藥物會進入中樞,所以會有嗜睡、眩暈副作用,另外也會影響副交感神經而有鼻黏膜乾燥、口乾、排便、排尿不順的副作用。第二代抗組織胺如:Fexofenadine、Loratadine,中樞副作用大大降低。 解熱鎮痛類 Acetaminophen常被醫師處方的解熱鎮痛類藥物,能阻斷疼痛訊息傳導,有止痛退燒的效果,但並不具抗菌及消炎作用。如有發炎症狀醫師會選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緩解發炎症狀,如:Ibuprofen。 類固醇類 如:Mometasone、Fluticasone,近年因一些片面報導(病人自行買藥長期使用),月亮臉、水牛肩與生長發育異常等副作用,讓許多使用病人相當害怕。類固醇具有不錯抗發炎效果,故臨床應用在許多發炎相關疾病治療,類固醇的「鼻噴劑」因劑量低且只作用鼻腔局部,所以能有效緩解鼻竇發炎及黏膜腫脹症狀,且較不會產生全身性副作用,只要遵循醫囑,正確使用,勿自行增加用量或停藥,對於3歲以上兒童,有好的安全性與效果。 抗生素 如:Augmentin。細菌性鼻竇炎有發燒、臉部腫痛、鼻涕濃臭且黃等症狀,就必須以抗生素治療,最重要的是必須配合醫囑,服用完成整個療程勿自行停藥,避免產生抗藥性且容易反覆感染。 目前在藥師交付藥品衛教過程中仍會發現,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來影響服藥順從性,其中以「消炎藥傷肝?類固醇會洗腎?」為最常見的誤解。在鼻竇炎治療中會使用抗生素、類固醇或消炎止痛類等藥品。希望本文能讓讀者認識上述藥品,並可輔以本院藥袋提供資訊,讓藥品正確使用與達到最佳療效。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社服園地 |
 |
 |
飲食營養 |
 |
 |
愛無國界 |
 |
 |
長庚健康影音館 |
 |
 |
兒童醫療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