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第六期 107年6月1日 發刊
鼻竇炎之精準微創治療
鼻竇炎的成因與治療
◎林口長庚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巫清隆 ◎高雄長庚鼻科主任 羅盛典 校閱
全球知名的網路新聞媒體BuzzFeed News在今年3月刊載了一則駭人聽聞的醫藥新聞,一位13歲平日活潑開朗又健壯的男童,因家人及醫師在初期的輕忽,以為僅是尋常的上呼吸道感染且有鼻塞、流鼻水及合併頭痛,沒想到一週後病情急轉直下,後來即便緊急轉診至醫學中心進行手術,病童仍在數週後因鼻竇炎併發腦中風及腦部膿瘍而病逝,病程的前後甚至不到一個月,令人感到萬分的唏噓及不捨…。

鼻竇炎雖然常有耳聞,聽似普遍常見的疾病,但多數民眾普遍並不了解鼻竇炎可能會併發眼部、腦部的併發症,甚至造成死亡,而初步診斷是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有時也會有內藏鼻竇腫瘤的可能性,需鼻科專科醫師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跟立即適切的處置。

何謂鼻竇炎?
鼻竇炎顧名思義指的就是鼻竇發炎。而鼻竇則是位於鼻腔、眼窩及顱底附近頭骨內的空腔,共有四對,包括上頜竇、篩竇、額竇及蝶竇(圖一)。正常情況下這些鼻竇腔內充滿空氣並布滿呼吸道黏膜,除了有減輕頭骨重量和構音功能外,尚具有輔助嗅覺、潤濕及調節鼻腔壓力和分泌鼻涕等作用。

這四對鼻竇靠著狹窄的開口與鼻腔相通,任何發炎或腫脹都會讓鼻竇開口阻塞,導致分泌物滯留於鼻竇內,引起病毒、細菌甚至黴菌生長繁殖形成鼻竇炎。常見症狀則包括鼻塞、流膿鼻涕、頭痛或顏面脹痛、嗅覺障礙、鼻涕倒流及咳嗽等。而正因為鼻竇就在眼睛及顱底旁,若是沒有及時診斷與治療,就可能引發眼窩膿瘍或顱內膿瘍,進而出現視力受損、意識不清甚至昏迷等併發症。

鼻竇炎的常見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之惡化、抽菸、過敏性鼻炎、鼻息肉增生(圖二)、上排牙齒發炎、黴菌感染、鼻腔異物及鼻竇腔腫瘤等,其中鼻息肉增生與鼻竇腔腫瘤不論在症狀、外觀或醫療影像常有相同表現,不可輕忽。

鼻竇炎的診斷及治療
要診斷鼻竇炎,除了病人病史及上述症狀外,還需搭配前鼻鏡、鼻內視鏡或者鼻竇的X光;而當預作手術前的準備、或懷疑繼發顏面、眼窩或顱底併發症時、甚至懷疑是鼻竇鼻腔腫瘤時,還需要輔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來進一步評估。

鼻竇炎在治療上會依症狀的時間長短而有不同的處理。症狀4週內的「急性鼻竇炎」多先以抗生素治療;若是症狀已持續3個月以上則是「慢性鼻竇炎」,治療上第一線主要以靠鼻類固醇跟鼻腔沖洗為主。但若是藥物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已出現顏面、眼部或腦部併發症、有鼻瘜肉變化、疑似黴菌感染或腫瘤時,則建議以手術方式處理。

長庚鼻科團隊每個月處理近百台鼻竇內視鏡手術,希冀能以最完善的方式共同守護國人的鼻竇健康。
         
 
封面故事
鼻竇炎的成因與治療
內視鏡鼻竇手術的新科技及尖端新療法
鼻竇炎的微創治療∼內視鏡鼻竇手術
小兒及青少年鼻竇炎
預防鼻炎/鼻竇炎 首重正確鼻腔沖洗
新聞紀要
讓證據說話∼看神探為受虐兒伸張正義
林口長庚成立「雁行醫療團隊」攜手278家社區院所 落實雙向轉
長庚醫療團隊成功研發降低術後沾粘之創新醫材
體重管理中心 為你的瘦身計畫加把勁
長庚有愛 國際醫援緬甸燒傷病童行走無礙
長庚醫療體系蟬聯「新世代最嚮往企業TOP20」及醫療生技類首
特別報導
對受試者保護的承諾∼長庚7家醫院同時通過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病人安全
慢性阻塞性肺病居家長期用氧病人的評估與照護
愛無國界
杭州篆刻師聲帶結節 來台求助長庚救咽喉
長庚健康影音館
擺脫運動傷害∼奧運金牌團隊的秘方!
兒童醫療
要進士不要近視∼角膜塑型術與近視控制
本月主題
不可輕忽的鼻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