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第五期 107年5月1日發刊
精神醫學面面觀
麻疹衛教二三事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總醫師 陳隆炯◎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邱政洵 校閱
近日麻疹疫情延燒,從今年3月底發現首例境外移入感染後,陸續爆發群聚感染,麻疹確診人數創下近9年來的同期新高。許多民眾都非常關心這波的疫情,究竟麻疹會有哪些症狀?哪些人是高危險群?又該如何預防呢?
麻疹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是直接與病人的鼻腔或咽喉分泌物接觸而感染。在感染麻疹後經過7至18天的潛伏期,會有高燒、鼻炎、咳嗽、結膜炎等症狀,發燒3至4天後,口腔下臼齒的內頰側黏膜上,會出現典型的柯氏斑點(圖一)然後會繼續發燒,再過1至2天後典型的斑丘疹出現於耳後,再擴散至整個臉面,然後慢慢向下移至軀幹和四肢(圖二),並持續4至7天;病人出疹時病情最嚴重,且發燒至最高溫;皮疹出現3至4天後,熱度與皮疹即開始消退,皮疹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麻疹傳染力強,出疹前後4天最具傳染力,約千分之一機率,會有嚴重併發症,包含肺炎與腦炎。
打疫苗是預防麻疹最好方法。目前建議滿1歲、滿5歲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防護力在打完2劑疫苗後會逐年降低,20歲後抗體大多已經不足以保護,現年20歲至36歲者可由醫師評估是否施打疫苗;37歲以上者較不需擔心,尤其47歲以上者,過去都有自然感染,可終身免疫。1歲以下完全沒有抗體,應避免出國,9個月以上,1歲以下嬰兒如果一定要出國,可在出國前兩週先打一劑MMR疫苗,但之後還是須依規定在1歲時再施打一劑疫苗。
目前因自費疫苗供應有限,為了防疫需求,疾管署已管制麻疹疫苗,將分批開放施打,第一波是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醫學中心的急診醫護人員以及桃園機場工作人員;其次才逐步擴展到全台醫學中心急診醫護人員,並將陸續開放其他科別的醫護人員施打。
麻疹雖然傳染力強,但台灣的麻疹疫苗接種率極高,有很好的群體保護效果,因此並不會造成疫情擴大,且近20年統計台灣麻疹病例的重症發生率和死亡率都是零,民眾不需要太過恐慌而搶打疫苗,把資源留給需要的人。如果出現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應配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職業史、接觸史與群聚史,以利衛生單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封面故事
睡眠精神醫學∼失眠睡不著!
男性精神醫學∼男性也有憂鬱和更年期?
精神醫學的絕地武士∼電痙攣治療
邁向「瑞」智之路∼阿茲海默氏症
新聞紀要
靜脈曲張可能產生栓塞嚴重併發症!長庚醫院研究榮登國際醫學頂級
配對成功!基隆長庚協助肝癌病人換肝重生
聽力診療服務新紀元∼林口長庚設置「人工耳蝸暨聽語診療中心」
為何我們需要人工生殖技術?試管嬰兒寶寶是現代不孕家庭的福音
特別報導
麻疹衛教二三事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我在安寧團隊的日子
中醫報導
男性不孕症 精子向前衝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本月主題
精神醫學三十年來的演進
社會公益
長庚推動「兒少保護」等五大公益專案 鼓勵員工提出專案擴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