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第五期 107年5月1日發刊
精神醫學面面觀
長庚推動「兒少保護」等五大公益專案 鼓勵員工提出專案擴大公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成立42年以來,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推動社會公益。最近3年,每年社會公益支出達9億元,佔醫療收入結餘的19.9%,是法令規定兩倍的額度,照顧需要協助的民眾每年約539萬人次。
為更進一步擴大醫療與社會公益,本法人於今年1月成立「長庚醫療公益發展委員會」,推動五大重點公益專案,同時鼓勵員工提出公益專案,經院方審核通過後即予補助執行。期盼結合眾志,齊心推動公益,讓社會更加溫暖祥和。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期從「醫療」、「保健」和「關懷」三大主軸推動社會公益,以培育健康的下一代,提振社會運動風氣與社區民眾健康為目標。落實的面向包括:提供醫療補助與協助經濟弱勢病人就醫;燒燙傷患者之完整照護;病友關懷服務;社區健康促進與照護;運動醫學照護推展;口足畫家及視障人士等弱勢關懷服務等。
今年成立的「長庚醫療公益發展委員會」,由陳昱瑞名譽主任委員擔任主席,聘請有台灣史懷哲美譽的黃勝雄醫師等,具公益服務推動經驗之社會賢達人士參與和指導。107年將推動的五大重點公益專案為:(1)推動兒少保護計畫,(2)運動醫學公益計畫,(3)雲林社區健康照護中心,(4)宜蘭偏鄉學校巡迴關懷計畫,(5)員工參與公益服務計畫。預算經費年度達新台幣1億元。
推動兒少保護計畫
有感國內兒少保護落後歐美國家許多,因此107年推動的第一大重點公益專案為「兒少保護計畫」,預計投入1千多萬元,建構長庚醫療體系兒少保護、防治以及追蹤系統,並設立全國性兒少保護教育練中心,進一步與政府各兒少保護機關合作,建立更完善的全國兒少保護體系和制度:
一、規劃一站式兒少保護門診
由相關專科醫師一同於兒少保護門診進行會診、討論及處理醫療問題,達到全人照顧,回歸家庭及社會。
二、成為受虐兒童長期醫療追蹤處置後送單位
由長庚紀念醫院強大的醫療團隊,提供兒少長期醫療處置與復健,幫助受虐的兒少獲得身心靈的復原,同時成為區域醫療體系所有受虐兒的後送處置中心。
三、建立兒童死因複審機制
領先全國建立死亡病例複審機制模式,透過分析兒童死因,歸納出可預防的意外,並針對這些死因制定防範的方式,並與政府共同宣導及教育民眾,減少可預防性的兒童虐待和忽視造成的死亡。
四、成為全國兒少保護教育中心
針對全國警察、褓母、鄰里長、幼兒園老師,建置兒少保護教育宣導標準教材,提升專業人員對於兒童青少年保護之敏銳度、提高社會大眾對兒童青少年的關懷。
因警察負有通報、緊急救援及偵辦的角色,故先規劃對全國基層員警於全國北、中、南、東區共舉辦5場教育訓練,期能透過訓練,提升警員的敏感度及蒐證能力,4月24日更邀請李昌鈺博士蒞臨演講。
希望透過結合醫政、社政、警政、教育與法政等單位共同推展,完善全國兒童青少年保護機制,建立兒少安全保護網。
運動醫學公益計畫
4年前,長庚有感資金贊助對體育發展固然重要,但體育選手更需要的是「運動傷害醫療」和「運動防護員」的需求,因此成立運動醫學照護小組,本團隊共有醫師40名、防護師12名,全力照顧選手之醫療健康。服務內容包括協助所贊助的選手就醫、並於選手參與競賽時指派防護員貼身照顧,以達成賽前預防、賽中防護與賽後休養的目的。
本計畫共照護35位個人項目運動選手以及4個運動團隊,照護範圍涵蓋了羽球、桌球、跆拳道、空手道、柔道、舉重、拔河與身障健力等14個運動項目,多年來陪同國內選手征戰亞奧運等大型國際賽事,計獲得14金、14銀、20銅的亮眼成績。
贊助對象除了盧彥勳、戴資穎、楊俊瀚、陳傑、李智凱等優秀選手之外,鑒於運動選手若能儘早建立正確的運動防護觀念,可延長其選手生涯,故今年的「運動醫學公益計畫」,將增加關注在培育健康的下一代,增加照顧國內26所國、高中學校體育班、校隊選手,照顧選手人數由155名增加為854名,預計投入5千多萬元推廣國、高中學校運動防護、支援全中運和亞運運動員的防護與醫療。
另為發揚團隊精神,特別規劃協助重點學校推廣拔河運動等,今年度已選定贊助8所偏鄉國中、小拔河隊隊員,拔河鞋及運動防護教育訓練,並規劃舉辦基層國中、小學校隊拔河訓練營,及舉辦推廣性質的拔河比賽。
雲林社區健康照護中心
為了更進一步守護在地鄉民健康,預計投入1千9百萬經費成立「雲林社區健康照護中心」,擴大辦理社區民眾健康篩檢、追蹤關懷及居家訪視,主動深入社區健康評估,異常狀況主動轉介治療,建立三段五級預防醫學,提升及改善民眾健康,也將同時促進民眾自主關注健康意識,並輔導社區推動健康營造,達到提升當地居民健康和生活品質的目標。
今年已開始在崙背、褒忠、東勢、四湖及大城等五鄉,針對在地常見的疾病型態,到社區辦理新代、肝炎、骨密三合一篩檢,很多社區民眾主動結伴到場受檢,參與情形十分踴躍,預計全年將辦理30場、服務3,000人次。後續也已規劃多項社區服務方案,包括衛教講座、健康操活動、義診服務及獨居長者健康關懷服務等,將漸次展開社區服務網,創造鄉民幸福感。
宜蘭偏鄉學校巡迴關懷計畫
在「宜蘭偏鄉學校巡迴關懷計畫」專案中,將結合醫師、護理師、運動防護員、營養師等組成專業醫療團隊,每月以定期巡迴關懷隊的模式,將優質的醫療資源送達宜蘭縣三星、南澳及大同鄉共計16所學校、1,892名學童。本計畫以學校保健室做為服務的據點,提供學童早期篩檢、醫療諮詢及醫療後送建議,深入關懷偏鄉學校學童健康狀況。
此外,鑑於長庚紀念醫院在運動醫學發展方面豐富的經驗,另協助宜蘭縣政府聘用4名專業運動防護師,輔助運動小選手訓練及運動傷害防護,讓學童在從事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更有保障。
本計畫首年即由長庚紀念醫院投入1千萬元,積極照顧偏鄉學童在運動時的健康,透過檢測孩童生長及健康狀況,提供適切醫療照顧,讓孩童得以健康成長及減少運動傷害發生。另一方面,更努力提升學校對於傷害即時處理及預防的知識、技能,同時輔助調整選手的訓練強度,延長學童運動發展的生涯。
鼓勵員工提出專案擴大公益面向
此外,本法人更提出員工參與醫療公益計畫,鼓勵員工可以個人或組成團隊擬定醫療公益執行計畫,向醫療公益發展委員會提出申請,經核准後即予補助執行,以涵納更大更完整的公益面向。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目前共有基隆、台北、林口、桃園、雲林、嘉義、高雄、鳳山等八個院區以及長庚診所和養生文化村,全體系群策群力,發展醫療事業,促進全民健康,從事社會服務,濟助弱勢。從107年起,要更擴大社會公益的範圍,加強執行的力度,並鼓勵員工參與,使台灣社會更加溫暖祥和,民眾更健康,各項運動競賽在國際上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封面故事
睡眠精神醫學∼失眠睡不著!
男性精神醫學∼男性也有憂鬱和更年期?
精神醫學的絕地武士∼電痙攣治療
邁向「瑞」智之路∼阿茲海默氏症
新聞紀要
靜脈曲張可能產生栓塞嚴重併發症!長庚醫院研究榮登國際醫學頂級
配對成功!基隆長庚協助肝癌病人換肝重生
聽力診療服務新紀元∼林口長庚設置「人工耳蝸暨聽語診療中心」
為何我們需要人工生殖技術?試管嬰兒寶寶是現代不孕家庭的福音
特別報導
麻疹衛教二三事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我在安寧團隊的日子
中醫報導
男性不孕症 精子向前衝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本月主題
精神醫學三十年來的演進
社會公益
長庚推動「兒少保護」等五大公益專案 鼓勵員工提出專案擴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