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卷第十二期 106年12月1日發刊
口服抗凝血劑專刊
沉默的舵手—程文俊主委
◎林口長庚精神科醫師 劉峻豪
  醫師節前夕,蔡英文總統應醫師公會全聯會之邀,頒發今年度的醫療典範獎。在眾多得獎者之中,有個名字特別引人注意,那就是林口長庚醫院的程文俊醫師。
  若非長期關注醫療事件的人,或許不覺得這有什麼特殊之處,但圈內人一定會有印象。2017年6月底,長庚院內的爭議延燒成全國的風暴,甚至盤據各大媒體長達1周之久、被稱為「長庚創院以來最大危機」的急診離職事件,最後以長庚高層大換血的結果落幕。風暴的核心,林口長庚醫院院長以及長庚醫療體系決策委員會主委兩個職位,悄悄的換上了一個林口長庚人並不那麼熟悉的名字-心臟內科程文俊醫師。
  他到底是何許人也?這個面容敦厚、話不多的內科醫師,為什麼會在這人人自危的時刻站上火線,從董事會手中接下這重建的重擔?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要從他的經歷說起。
  當年在長庚完成住院醫師訓練之後,時任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的程主委,毅然決定前往國外學習比台灣更先進的技術。在當時醫院尚未有出國進修補助制度,出國代表的是放棄台灣主治醫師穩定的薪水,還要同時負擔國外昂貴的生活費;因此,程主委同時獲得了兩份獎學金,前往位於大阪的日本國立循環器病中心(Osaka National Cardiovascular Center)學習心臟超音波,接著前往美國的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進行心臟衰竭的基礎研究。在日本與美國,他分別看到了不同的制度:日本注重一板一眼且單向式的教學;而美國崇尚發問與雙向討論。兩種文化沒有優劣,卻大大的增長程主委的視野:國外的機構是如何在教育、研究、臨床上成為世界一流,而那樣的藍圖是怎麼規劃出來的。「在現在資訊發達的時代,學到知識很容易,但學到細節卻很難;那些最精髓的部分,往往只有自己身歷其境才學得到。」程主委說。
  帶著國際化的經驗回到長庚,程主委很快就面臨了第一個風暴。當年林口長庚內科部的醫師大量離職,程主委臨危受命,由當時擔任基隆內科部長,調回林口接任部長,新任部長的他面對科內缺乏住院醫師分擔工作量、人力即將全面崩潰的當下所做的,竟是找每個住院醫師坐下來長談一番。結果並不是剝削留下來的住院醫師分擔多出來的工作,而是進一步保障住院醫師權益,鼓舞士氣,並成立內科通訊,讓科內意見表達能夠暢通,也讓師長的經驗得以傳承,而那時長庚內科的住院醫師全盛時期每年招生甚至達70幾人之多。
  而後程主委於1998年調任至基隆長庚,隨後在2003∼2016年,擔任長達13年的院長。他發現基隆長庚的規模雖然較林口長庚小了許多,但卻五臟俱全,有許多科別都具有特色;程主委決定讓基隆長庚走出自己的路。而那樣的路無法表面化,注定是艱難且缺乏掌聲的。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看好,程主委只能自己默默的做;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團隊,大家一起努力,有心就有共識,有了共識就能產生力量,改變隨之產生。
  記得一開始,基隆長庚是缺乏醫學生與住院醫師關注的,畢竟規模不大且較為偏遠。但在程主委擔任院長的任內(剛好是筆者醫學院到住院醫師期間親身經歷),基隆長庚慢慢的變成一個人性化且溫暖的地方。筆者醫學生時代,大家提到基隆還只想到多雨的天氣以及值班很辛苦,但不到十年時間,基隆長庚已經是許多人的第一志願,甚至在長庚幾個院區裡常是第一個滿招的。
  而在林口長庚最艱難的時刻,程主委再次回到林口,接下了這個重擔。「危機,也是轉機;但還是需要大家一起幫忙。」提到長庚這幾個月來的風風雨雨,程主委嘆了一口氣:「時代不一樣了,當初認為對的事情,現在不一定對,當初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可能就需要改變。」管理者必須認知到除了專業以外,社會對醫院還是抱有公益的想像;必須要能夠在對的地方發揮所長,才能獲得社會的認同。而這需要每個人的向心力。因此,醫院要做的是讓員工能夠無後顧之憂,並創造透明公平的制度,才能讓員工能在適當的位置發揮所長。此外,對於各專科特色的領域,不計成本與盈虧的給予支持,讓研究經費發揮得更有效率,強化教育並留住人才等等,程主委一項一項的說著。說話速度不快,但清楚而篤定。
  「林口長庚太巨大了,就像一頭大象要轉身,總是比較慢。」速度比較慢了一點,但大象終究還是會轉身的。這位舵手曾經帶領基隆長庚挺過了風雨,如今領導更巨大的一艘艦隊,會駛向哪裡去?他很少說話,但心裡的航海圖已經慢慢清晰。
         
 
封面故事
可能被忽略的口服抗凝血劑之風險
腦中風之次級預防
心房顫動概述、栓塞和出血風險之評估與治療對策
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術與血栓預防
口服抗凝血劑使用問答集
新聞紀要
預防中風藥物應避免交互作用
樂來月圓渡中秋∼嘉義長庚勇士合唱團演出紀實
基隆情人湖「感恩三時繫念超薦法會」活動後記
醫學報導
活動義齒清潔的重要性及方式
特別報導
不怕疼痛的勇士∼永不放棄的信念
參與世大運∼2017有個不一樣的夏天
護理真善美徵文比賽第一名∼高齡路上我陪你
大學專欄
腦中風上肢動作復健的創新療法
病人安全
運用「智能化點滴拋轉系統」提升化學治療給藥安全
愛無國界
心肌橋恐致猝死∼長庚助病人重獲新生
兒童醫療
學習接納妥瑞症
人物側寫
沉默的舵手—程文俊主委
本月主題
口服抗凝血劑∼50年發展的里程碑與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