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卷第十二期 106年12月1日發刊
口服抗凝血劑專刊
腦中風之次級預防
◎高雄長庚藥劑部藥師 童郁琇 ◎高雄長庚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賴向榮 校閱
  腦中風是導致國人殘疾甚至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2016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腦中風就高居第4位。近年來腦中風的醫療和照護水準提升,明顯降低死亡率,但發生率依舊居高不下。研究指出,台灣36歲以上人口,每1千人就有3人可能發生腦中風;其中10%的人一年內可能發生二次腦中風,殘疾程度會比第一次嚴重,有25%的人因二次腦中風而死亡。如何及早有效預防腦中風復發,顯得格外重要。
腦中風的徵兆與形態
  腦中風雖然突然發生,但病人通常伴隨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等危險因子。平時若未進一步診治,長期下來易造成血管病變,導致腦部血液循環產生阻塞,或血管破裂出血。大部分的人在出現第一次腦中風後,經過治療可慢慢恢復功能,但往往因為對預防認知不足而輕忽日常防護的重要性,增加二次腦中風風險。一旦發生症狀時,為了能儘早把握黃金治療期,病人和家屬都必須警覺腦中風的典型症狀:
  嘴歪眼斜、言語不清、構音障礙、溝通困難、吞嚥困難、流口水、抽搐、眩暈、嘔吐、頭痛、一側或兩側肢體無力或麻木、步態不穩、運動失調、大小便失禁、視力模糊不清、複視或兩眼突然同時看不到某一邊、意識模糊甚至昏迷、精神上的改變:變得冷漠躁動、不安或記憶喪失等。
腦中風依照病因主要區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兩大類,並可細分以下幾種類型:
缺血性腦中風
一、血栓性腦中風:供應腦部循環的血管被脂肪堆積,形成的斑塊阻礙血流產生血栓,造成血管阻塞。
二、栓塞性腦中風:身體循環某處形成的血塊,經由血流到達腦部血管造成阻塞。最常因為心房顫動導致心跳不規律,使血液無法順利打出而滯留,使得血流至腦部時容易造成阻塞。
三、短暫性腦缺血:俗稱小中風,供應腦部循環的血管突然阻塞,但栓塞會自己溶解或沖散,所以症狀通常只持續幾分鐘,一般會在24小時內恢復。即使如此,此類中風對腦部的傷害和其他腦中風一樣緊急。
出血性腦中風
一、腦實質出血性中風:腦實質的血管破裂造成的腦出血、腦壓升高和癲癇,死亡率高。主要和長期高血壓導致血管破裂有關。
二、蜘蛛膜下腔出血:蜘蛛膜下腔中的較大血管破裂,可能造成劇烈性頭痛、脖子僵硬,甚至意識昏迷,大部分是由於動脈瘤破裂而引起。
次級預防策略
  預防二次腦中風,除了年齡、性別、家族史、基因,是無法控制的危險因子外,主要目標是積極控制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子,不管是原先存在或是新發生的疾病。根據過去研究顯示,八成的二次腦中風事件可以藉由控制危險因子、規律服用抗血栓藥品來預防,分別討論如下。
可控制的危險因子
一、高血壓,血壓控制目標視疾病情況做個別考量:一般目標值為<140/90mm Hg;糖尿病或腎臟疾病共病者<130/80mm Hg。
二、高血脂、缺血性腦中風預防:明顯動脈粥狀硬化、LDL>100 mg/dL或冠心症共病者,LDL需降低至少50%或控制<70 mg/dL。
三、糖尿病:HbA1c<7%,並配合飲食和運動。
四、顱外內頸動脈狹窄:嚴重狹窄(70∼99%)者,再次腦中風機率高,建議施行頸動脈支架或頸動脈內膜切除術。
五、顱內腦動脈粥狀硬化:嚴重狹窄(70∼99%)者手術是否較好,尚未被證實,目前建議服用抗血小板藥品。
六、心臟疾病:心房顫動、心肌梗塞、裝置人工心臟瓣膜、心衰竭及主動脈粥狀硬化等心臟疾病者,腦中風機率較高,須積極治療與預防。
七、生活型態: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減重等。近來研究顯示地中海型飲食可降低40%腦中風風險,該型飲食主張多食用橄欖油、魚貝類、水果類、堅果類、蔬菜類和少量紅酒。
八、抽菸和飲酒:抽菸者應盡早戒菸。喝酒切勿過量。
九、其他:建議保持情緒穩定、注意保暖。氣候變化、疲勞以及情緒等因素,可能因血管收縮變化,增加腦中風風險。
口服抗血栓劑
一、抗血小板藥品:應及早且長期服用,才能預防缺血性腦中風復發。服用後仍發生缺血性腦中風,應考量疾病情況、服藥配合度、危險因子控制是否得當,經評估,可考慮轉換不同抗血小板藥(表一)。
二、抗凝血劑:併有特殊心臟疾病(如:心房顫動等),口服抗凝血劑是首選。warfarin(維生素K拮抗劑)與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非維生素K拮抗劑),兩類藥品各有其優缺點和限制,須評估個別病人狀況與選擇(表二)。
  腦中風病人尤其是有慢性「三高」和心臟疾病的高危險族群,除了平日生活習慣調整、定期健康檢查、治療與控制危險因子外,更需長期規律服用抗血栓藥,才能得到最佳預防效益,避免二次腦中風發生。
         
 
封面故事
可能被忽略的口服抗凝血劑之風險
腦中風之次級預防
心房顫動概述、栓塞和出血風險之評估與治療對策
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術與血栓預防
口服抗凝血劑使用問答集
新聞紀要
預防中風藥物應避免交互作用
樂來月圓渡中秋∼嘉義長庚勇士合唱團演出紀實
基隆情人湖「感恩三時繫念超薦法會」活動後記
醫學報導
活動義齒清潔的重要性及方式
特別報導
不怕疼痛的勇士∼永不放棄的信念
參與世大運∼2017有個不一樣的夏天
護理真善美徵文比賽第一名∼高齡路上我陪你
大學專欄
腦中風上肢動作復健的創新療法
病人安全
運用「智能化點滴拋轉系統」提升化學治療給藥安全
愛無國界
心肌橋恐致猝死∼長庚助病人重獲新生
兒童醫療
學習接納妥瑞症
人物側寫
沉默的舵手—程文俊主委
本月主題
口服抗凝血劑∼50年發展的里程碑與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