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卷第八期 104年8月1 發刊
生育保存專刊
內脛壓力症侯群
◎嘉義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 許宏志
內脛壓力症侯群(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又稱內脛骨周炎或脛前疼痛(shin splint),為運動所引起的小腿前內側疼痛,常見於反覆跑步與跳躍類型的運動。目前致病機轉被認為是因為腓腸肌和其他腿部後肌肉群由於疲勞,引起腿部吸收運動時地面產生衝擊力的能力降低,導致此類壓力轉移至小腿附近的骨膜與骨頭,造成過度牽拉所引起的骨周炎。
此症的臨床表現為沿著脛骨內側中段到遠端1/3的廣泛性疼痛,通常發作後會持續數小時到數天,停止活動與休息會改善疼痛,但是不會完全緩解。與其他小腿血管神經性疾患不同的是,踝足部的活動應該不會加劇疼痛。且小腿遠端如同壓力性骨折患者一般,會有局部的壓痛感。若是小腿內側有麻刺灼熱感,則有可能合併有隱神經損傷或病變。
在此症的檢查中,X光檢查通常為正常或者有輕微的骨質增生。骨骼掃瞄可有助於區分壓力性骨折。核磁共振是最好的確認診斷,會發現有特徵的線狀垂直型的骨周旁水腫,與壓力性骨折可以做區分(有橫向線與骨髓水腫)。現在高階的軟組織超音波也可快速診斷出骨周炎的位置,並做為局部注射軟組織增生修復藥物的導引工具。
初期的治療為休息與評估改善訓練方法。特別的是,傳統的抗發炎藥物與局部肌肉組織的牽拉通常不會幫助緩解症狀,對於反覆疼痛的患者可以施予軟組織增生修復治療。在腳掌有內翻現象與扁平足的患者,則可以使用適當的足弓墊與貼紮來轉移患處的壓力點以減少過度牽拉的現象。經過正確治療與復健,在不痛範圍下逐漸恢復活動約需2至6週,若對上述治療無反應則需考慮疼痛附近組織的筋膜切開術手術。
         
 
封面故事
中東呼吸症候群 冠狀病毒感染症簡介
生育或絕育?一個在癌症治療前應先思考的問題
怎麼吃最好孕? 助孕飲食推薦
從實驗到臨床,談卵子冰凍技術的過去與未來
當凍卵不止是醫療
新聞紀要
林口長庚醫院104年度早產兒回娘家
104年度上半年長庚體系榮譽事蹟彙編
醫療時論
人本關懷與實證醫學兼備的孕產照護∼從英國凱特王妃的孕產史談起
醫學報導
內脛壓力症侯群
上半規管裂開知多少
養生文化村報導
畫南瓜,其實是在回憶這一生的精彩
飲食營養
醣&糖大不同
我心深處
路長情更長∼長照路我們陪您走
白話醫學
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
新型超級細菌NDM-1
矽砂床
突發性耳聾
長庚健康影音館
著床前基因診斷(PGD)
兒童醫療
兒童常見問題∼扁平足
增刊目錄
胸廓出口症候群
肱骨外側上髁炎
腱鞘囊腫
髕股骨症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