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砂床 |
 |
◎林口長庚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蕭彥彰 |
 |
 |
燒燙傷發生的原因可分為一般灼傷、接觸性燙傷、電傷、化學性灼傷。燙傷級數可分1∼4度,受傷的面積一般用體表面積百分比計算。剛受傷時應遵守「沖、脫、泡、蓋、送」的原則處理。若病人受傷程度大於2∼3度,面積達20%體表面積以上或是受傷部位包括臉部、手部、腳部、重要關節、生殖器或是受傷時包括吸入性灼傷或身體其他部位嚴重外傷則需轉入燙傷加護病房做緊急處理及嚴密觀察。嚴重時須清創傷口,甚至進行補皮手術。在傷口癒合後,病人需接受至少一年的嚴密復健治療及壓力衣的使用。 在燒燙傷加護病房常會備置矽砂床(air-fluidized bed),利用強力吹氣產生的浮力效果減少傷口壓力,也可幫助護理人員進行患部的換藥及治療。同時可調節溫度及保溫,藉此功能保持病人適當的體溫減少各種併發症的發生。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我心深處 |
 |
 |
白話醫學 |
 |
 |
長庚健康影音館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