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齒顎矯正治療 |
 |
◎台北長庚顱顏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 王依靜 |
 |
 |
 |
在現代社會上,愈來愈多的人渴望擁有健康整齊的齒列,展現自信的笑容。齒列不整及異常咬合除了有礙顏面美觀,也可能損害口腔系統的功能和健康,包括:咀嚼、發音、蛀牙、牙周病、牙齒異常磨損、顳顎關節等障礙。齒顎矯正治療俗稱齒列矯正或牙齒整形,其治療目的在於改善齒列不整及異常咬合、提升咀嚼功能、增進牙齒與顏面美觀,更有助於維護牙齒與牙周健康。在兒童及青少年關鍵的人格養成階段,施以齒顎矯正治療改善容貌外觀,將可減少心理上負面的壓力。在齒顎矯正科門診常常遇到許多家長提問:「什麼時候是開始齒顎矯正治療的最佳時機?」,有關青少年的齒顎矯正治療,需要依據個人咬合不正的種類、嚴重度,判別進一步治療的時機。 一般而言,兒童到了12歲左右,口內原有的乳牙會完全置換成恆齒。如果是單純由於牙齒排列不良所造成的異常咬合,通常可以經由牙齒矯正而獲得顯著的改善,例如門齒太暴、齒列擁擠、齒間縫隙、前齒錯咬或開咬等(圖一)。在這個階段開始進行齒顎矯正治療,由於恆牙已經全部萌發,可以有效率地矯正全口的牙齒。由於我們人體細胞活性及組織代謝速率隨年紀增加而逐漸降低,因此兒童或青少年的牙齒移動速度通常比較快,比起成人矯正治療所需花費的時間比較短,不適感也較輕微。此外,齒顎矯正過程中所產生的齒槽骨吸收也會因為青少年尚有生長的能力而獲得修補,可減少對牙周組織的影響(如牙齦萎縮),這也是相較於成人矯正來的佔優勢的地方。 對於有一部分的兒童,齒顎矯正專科醫師會建議在混合齒列時期,也就是6∼12歲乳牙逐漸換成恆牙的期間,提早介入矯正治療。早期矯正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早期改正不良習慣、局部的不良咬合、或是恆牙的異常萌發,以進一步預防嚴重問題的產生。常見的情況有: 一、正中門牙之齒間縫隙過大 在混合齒列時期,剛萌發出來的兩顆上顎正中門齒之間都會有縫隙存在,屬於正常的情況,而在兩側的側門齒及犬齒萌發之後,正中門齒之間的縫隙會慢慢地自然關閉。然而如果縫隙持續存在,就必須檢查是否有唇繫帶過長或是多生牙的存在而造成門齒之間的縫隙無法自行關閉,則需即早改善。 二、前牙開咬 前牙開咬指的是上下的前面牙齒沒有垂直覆蓋,也就是上下牙齒之間咬不到。除了遺傳及一些顱顏方面的先天性疾病之外,部分的兒童前牙開咬與口腔的不良習慣有關,例如長時間吸吮手指或是有吐舌癖等等。利用一些簡單的口內矯治裝置,協助早期戒除這些不良習慣,可以讓前牙開咬的情況慢慢自行改善;相反地,如果這些不良習慣一直持續,可能會影響到骨骼的發育型態,嚴重的話將來甚至要動到正顎手術才能使骨性的開咬獲得改善。 三、局部前牙錯咬 下顎前牙咬在上顎前牙的外側稱之為前牙錯咬。局部的前牙錯咬經常會伴隨著下顎門齒牙齦萎縮、異常的牙齒磨耗、發音不正的問題,並且因為局部牙齒咬合的干擾,患者需要長期將下顎放在異常的位置(較前突或是歪斜),可能對顳顎關節和下顎骨的生長有不良的影響。因此早期以局部簡單的方式作短期的矯正治療,將前牙錯咬改正,是常見的處理方式。 四、單側的後牙錯咬 後牙錯咬指的是下排後牙咬在上排後牙的外側。有些單側的後牙錯咬來自於上顎牙弓過於窄縮,沒有穩定的咬合,導致下顎骨在牙齒咬合起來的時候習慣性歪向一邊,長時間可能導致顎骨發育歪斜。可趁孩童的上顎骨縫尚未完全硬化固定時,利用矯正裝置將骨縫撐開,擴開上顎牙弓的寬度,回歸穩定的咬合(圖二)。 五、乳牙過早缺失或脫落 放置空間維持器以避免將來恆牙萌發的空間喪失,造成進一步的齒列不正。 六、埋伏齒(阻生齒)(圖三) 如果發現某顆恆牙(如左上犬齒)遲遲沒有萌發,而對側同名牙(如右上犬齒)早已萌發超過了半年以上,要懷疑這顆恆牙可能是埋伏齒卡在裡面長不出來。這種情況應及早治療,愈早介入,將埋伏齒拉下來的機率愈大,產生的副作用也愈少。 如果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發現孩童具有上顎暴出小下巴的臉型,或是下巴過於前突、「戽斗」的臉型,抑或是因上下顎骨歪斜所造成的咬合不正,稱之為骨骼性的異常咬合,指的是因為上下顎骨關係不協調所造成的咬合問題。骨骼性異常咬合的治療方式隨著患者的年齡與成長階段不同而異。對於某些顎骨生長發育不協調的患者,早期介入治療,能夠幫助改善導引顎骨及萌發中的牙齒到一個臨床醫師認為較為理想的位置。舉例而言,使用某些具有生長導引作用的功能性裝置,可改變下顎及齒槽骨的位置與生長方向,有助於改善下顎後縮的問題,減少上門牙因為過於往前暴出,容易意外創傷的機會。功能性矯正裝置的使用對象只限於尚有生長潛力的兒童或青少年,成人並不適用。但是,一旦上下顎骨關係異常過於嚴重(嚴重的暴牙小下巴、戽斗、下巴歪斜),就必須等待骨架結構發育完全的成人時期,大約在18歲過後,以齒列矯正配合正顎手術治療,才能確實改善顏面外觀及異常咬合,確保治療成果的穩定性。 為了避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美國齒顎矯正學會建議,孩童從6歲開始,家長就應該請矯正專科醫師做第一次的評估,並且定期追蹤觀察。經由實地諮詢齒顎矯正專科醫師,醫師會依其專業的判斷,幫患者安排需要的檢查,包括牙齒模型、臉部及口內照片、口內外X光攝影等等,綜合分析各項資料後,才能作出正確診斷,擬定較周詳的治療計畫,以預防出現異常咬合或是減緩問題惡化,在適當時間點介入有效的齒顎矯正治療。對於您的孩子應該何時開始矯正治療有疑問嗎?現在就前往齒顎矯正專科做進一步的檢查與諮詢吧!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特別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白話醫學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