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卷第一期 104年1月1日發刊
兒童與青少年口腔健康專刊
癌症病童的口腔保健
◎林口長庚兒童牙科主治醫師 張佩菁
近年來由於醫療的進步及多元化的治療方式,已經大幅提高兒童癌症的治癒率。但不可避免的是,無論治療時期是長是短,病童在許多繁複辛苦的治療下,其身體狀況甚至是生長發育,都會因為受到癌症治療的方法或是藥物而產生一些變化及影響。
病人接受癌症治療之前的口腔保健,其目的是希望在不延誤癌症治療和產生併發症的前題下,減少病人口腔中可能的感染源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刺激來源。包含教育病人及家長口腔環境衛生維持的重要性,以減少在癌症治療期前、中、後期的口腔問題。此外,也必須要讓病童以及家長了解,某些癌症的治療對於生長發育中的齒列、顏面骨、肌肉、腺體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這些傷害包括有:牙齒結構上琺瑯質的缺損(圖一);牙胚不發育而造成的缺牙;牙根發育遲緩或停滯導致牙根短小或無牙根的牙齒(圖二),使口腔功能不佳或牙齒壽命減短;牙關緊閉、張口困難;顱顏面發育不全或生長遲緩所致的顏面發育不對稱(圖三、圖四),進而影響病童的外觀,使得病童在心理上受到很大的打擊;唾液腺也會因為治療而受損,導致唾液分泌減少,使得唾液功能下降進而引發乾口症或是猛暴性齲齒;另外有的化學治療藥物會引起病童的噁心嘔吐,使得口腔常處於酸性環境下,除了口腔黏膜會受到破壞之外,牙齒也會因為過多的胃酸而造成腐蝕的現象;有的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病童會有嚴重的口腔黏膜炎,除疼痛難耐之外也會造成吞嚥困難,對於營養的補充與攝取勢必是更辛苦了。
在病童接受化學治療時口腔照護非常重要,因為此時免疫力會降低很多,所以必須盡量減少口腔產生菌血症以及感染的機會。但不要因為血小板數量降低就不敢刷牙,應該正常使用軟毛牙刷清潔,並且2∼3個月就需要更換牙刷,牙刷每次使用完要風乾以避免細菌滋生。也可以使用含氟牙膏,但如果病人在治療其間口腔比較敏感且有燒灼感無法忍受,可只用清水刷牙。如果有嚴重的口腔黏膜炎病人沒辦法使用正常牙刷,則可以改用海綿牙刷或超軟毛牙刷沾漱口水,但是這樣無法達到很好的清潔效果,所以建議當口腔黏膜炎改善後應回覆正常牙刷。應避免使用牙籤和沖牙機以免產生黏膜或軟組織的傷害。針對疼痛難耐的口腔黏膜炎主要的治療還是著重症狀緩解以及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以避免二次感染。大部分的研究認為,使用漱口水並不會有預防口腔黏膜炎的效果,但的確能減少口腔內念珠菌的聚集。另外建議可塗抺局部麻藥以短暫緩解疼痛,這對疼痛的口腔潰瘍是很有效的,可以減少病人口服止痛藥的劑量。但是使用塗抺式的局部麻藥(Lidocaine)可能減少味覺和嘔吐反射,導致口腔黏膜有燒灼感,而且有可能會對心血管及中樞神經系統有影響,使用時需醫師指示。除此之外給予正常的口腔衛教觀念,避免食用含糖或易發酵的食物,吃完於5分鐘內立刻清潔,可以減少牙齒被破壞的機會;定期的牙科回診,也可以提供適當的口腔照顧與協助。
牙科醫師是癌症治療團隊之一,除了在診斷與治療上努力之外,更要致力於減緩癌症治療之口腔後遺症,使癌症治療更有意義,以期讓存活病童能夠有最好的生活品質,達到完全的治癒(圖五)。
         
 
封面故事
兒童牙科治療的行為管理
癌症病童的口腔保健
兒童阻生齒的治療
青少年的齒顎矯正治療
顏面生長與咬合不正
新聞紀要
「突破逆境、彩繪人生」 忠孝復興捷運站 口足畫藝聯展
見證巴掌孩子的成長與茁壯∼台北長庚早產兒回娘家
醫療時論
長庚醫院牙科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SCE)之規劃與執行
特別報導
追念 總座
永遠的 總座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官感言
養生文化村報導
溫馨祥和的養生文化村
病人安全
利用無線辨識科技提升病人安全
飲食營養
養生常談之「植化素」概說
白話醫學
尾骨疼痛症侯群
兒童醫療
扁平足的手術治療
增刊目錄
腦部磁振造影血管攝影
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