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卷第五期 100年5月1日發刊
林口長庚新生兒醫學中心專刊
迎接新生命,提供優質的完全照護∼林口長庚嬰兒室
◎林口長庚嬰兒室主任 徐任甫   ◎林口長庚嬰兒室護理長 李淑綺  ◎林口長庚嬰兒室督導 蘇綉雅校閱
近年來我們的社會結構正在快速改變,台灣去年新生嬰兒數目僅16.6萬人,遠較2009年的19萬人少2.4萬,總生育率亦首次跌破1,降至0.91%,平均每位婦女一輩子只生不到一個小孩,在少子化的情形下,新生兒的出生對新手爸媽來說,是個緊張無助而慌亂的挑戰,所以本院嬰兒室採取「以新生兒家庭為中心的完全照護」,提供新生兒及家屬身、心、靈全方位之照護,營造一個溫馨、尊重,可以讓產婦身心放鬆的空間,並特別準備隱密的餵奶環境及舒適的座椅,由專業的護理人員隨時提供諮詢服務,也鼓勵父親及其他手足共同參與產婦哺乳過程,增加親子互動與支持;亦隨時開放親子肌膚接觸與哺乳,同時24小時的親子同室護理模式,讓產婦於產後能即刻獲得珍貴與溫馨的為人父母的喜悅。
在以病人安全為重的前提下,本院在寶寶住院期間以無輻射線的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RFID)作為新生兒身分辨識之輔助工具。於新生兒出生後,立即建立母子身分標識,佩戴於新生兒腳腕上,並以此作為身分辨識之輔助,在嬰兒室執行各項處置前的身分辨識,都受到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控管的保護,餵奶時只有佩戴腕帶的母親與嬰兒、及持有識別碼資料探嬰卡片的家屬可以進入。新生兒在辦理離院時,除醫護人員核對相關官方文件確認外,亦需經過本系統之配對確認,讓爸媽安心的抱回自己的寶寶,提供所有新生兒與母親最安心的保護。
同時,本院也是衛生署國健局認證的母嬰親善醫院,對鼓勵母乳哺育與推廣母乳教育也特別加強。在寶寶出生後,在產檯上就可以第一時間跟寶寶直接親密肌膚接觸,以提升母奶哺育成功的比率。到了嬰兒室在任何的時間都可以跟寶寶隨時緊密接觸,以及專屬母奶哺育空間。專業的醫護團隊也隨時跟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希望在嬰兒室短短的幾天內,把握住黃金時刻,讓寶寶有能力,媽媽有信心來做好母乳哺育。就算寶寶在出院後,也有專人定期追蹤後續媽媽寶寶和母乳哺育的狀況。另外每個月也會舉辦媽媽教室和母奶支持團體衛教,提供第一手和最直接的幫忙。
新生兒於嬰兒室期間由專責醫護人員為新生兒及家屬執行新生兒哺餵、新生兒沐浴、臍帶護理、新生兒預防注射及常見的問題處理等衛教,每天定時有專責醫師主動解釋寶寶住院期間情形及解答爸爸媽媽的疑問。嬰兒室於每週舉行4次團體衛教,並於寶寶出院後一週以電話訪談,提供產婦及新生兒照護諮詢服務,達到個別性、連續性、完整性的護理照顧。
為提供整體性的照護,我們也整合各專科醫師進入嬰兒室協助新生兒聽力檢查、過敏指數IGE、腦部超音波、腹部超音波及心臟超音波等服務,此外,針對新生兒篩檢檢查諮詢及報告異常者,主動通知並預約回診的服務,使新生兒及爸爸媽媽在住院期間及出院後,能獲得更完善、持續性的服務照護。 
         
 
封面故事
守護小小生命,創就遠大未來
高危險娠新生兒轉診的守護神∼林口長庚新生兒科外接團隊
用愛孕育 巴掌仙子∼早產兒整合性照護
呼吸治療師∼用專業守護您的寶貝
早產新生兒出院後衛教中心的追蹤
新生兒科團隊之一∼新生兒外科的回顧與展望
包羅萬象的兒童健檢中心∼健兒門診
迎接新生命,提供優質的完全照護∼林口長庚嬰兒室
在早產兒照護中看見生命的奇蹟
職能治療師在新生兒早期療育的使命與角色
新聞紀要
2011兩岸高等護理教育高峰論壇紀實
2011年高雄長庚醫院植樹節活動紀實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紀念銅像揭幕典禮紀實
建國100年全國志願服務研討會∼「志願服務法」立法10週年回
醫療時論
「請叫我護理師」正名運動∼看台灣最受信賴行業與護士荒
醫學報導
感冒不會好 可能是氣喘
養生文化村報導
尊嚴的退休生活
病人安全
「跌」停板∼預防住院兒童跌倒
我心深處
溫柔的天使∼醫病關係的最佳橋樑
增刊目錄
「森」日快樂 「森」愛長庚
「2010青海之心」隊醫的義診紀行
不一樣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