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青海之心」隊醫的義診紀行 |
 |
◎基隆長庚內科部總醫師 劉承昆 |
 |
 |
 |
最後一刻得以加入 在Facebook看到一起出團的一夥人,回來變得感情超好,讓我想起了大學參加社團的回憶。這次的青海義診原本因為名額的關係,我已無法再加入,但因有位醫師臨時有事,讓我得以在最後一刻加入青海之心的團隊,除了感謝上天對我的眷顧,也要感謝的莫過於謝文斌副院長(我們團員都稱他謝爸),讓我有機會留下這美好的經驗。 這次長庚團由於經費關係,人員十分精簡,光是不斷跑行政流程及聯絡就花費不少時間;而每個星期三下班,謝爸總是召集我們討論關於這次義診的籌備工作,從募款、藥物籌募到義診安排。也有不是同行的同仁,自願為此行奉獻心力和時間,積極張羅並爭取資源,完成繁瑣行政流程和行前聯繫。藥師也利用自己下班的時間,一一跟藥廠聯絡募藥還有清點整理藥物。呼吸治療師,除了幫我們募了許多捐贈的器材之外,也支援隊長關於許多行政的事務及藥師藥物的整理點收。最精簡的5人醫療團,就這樣積極的運作了起來。
特殊任務—高山症防治 這次服務隊謝爸交代給我的任務—高山症防治。因為我們的目的地是平均4千公尺左右的青海高原。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上升的速度很快(註:一般來說,書上都建議爬超過3千公尺的高山,每天上升的高度不超過6百公尺),看到我們的行程表,第一天就抵達2千公尺的西寧,第三天就要直接往最高4千8百公尺的果洛藏區邁進,因此能不能順利克服高山症的問題,成為這次服務隊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關鍵。 但接到這個任務,其實嚇了一跳,雖然我是內科醫師,但從來沒有照顧過高山症的病人。如果隊醫自己得了高山症那該怎麼辦?於是我開始準備「高山症之預防」,我把與高山症相關的文章找了出來。並得知急診醫學科的王士豪醫師,在高山症這方面的研究非常透徹,而且很有熱忱,特別向他詢問這些知識,他也給了我許多有用的資料。就這樣地,我竟然也搖身一變成專家,還到教會幫志工們上關於高山症預防的課。我們也開始根據實證醫學的建議擬出關於高山症預防的計畫,包括關於藥物的使用像是單木斯Diamox等的劑量及天數,以及每天早上幫團員檢測血氧飽和度及尖峰吐氣流量(peak flow rate),以求能早期發現高山症。
接機熱絡友院情深 準備的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到了6月27日出發的時刻。我們長庚精簡的5人團就這樣浩浩蕩蕩的跟著路加佈道會,中華醫療服務團一同出發了。經過四川轉機,我們來到西寧的曹家堡機場,在機場等候我們的是青海紅十字醫院的高春江副院長以及長期留在藏區服務的志工Philip。因為這4年謝副院長都到青海醫療服務,基隆長庚醫院早和青海紅十字醫院在兩年前建立合作關係,紅十字醫院的院長副院長及各科主任,2009年也曾到基隆長庚做了短暫的參訪觀摩之旅。也因為這樣,當一出海關的那一刻,許多曾經參加過的團員見到來接機的高春江副院長,就好像遇到久違不見的好友一樣熱絡,那種感覺真棒。
腓力的愛心和抉擇 特別介紹一下Philip(腓力)先生,他是馬來西亞華人,也是哈佛法學博士班的高材生,當初到北京擔任志工,後來又輾轉來到藏區,因為看到藏區的女童因男女不平等而過著悲慘的生活,讓他決定留下來幫助這些女童。他創了一家孤女院收容了他們,為了永續經營,他與人合作一家犛牛乳酪工廠,用工廠的收入來支持孤女院的運作,並讓已過學齡的孤女學得一技之長。聽到Philip的故事實在令人敬佩,放棄原本可以有的一切,過更富足的精神生活。
交流培訓 在高副的接待下,我們來到青海紅十字醫院,和原本我所想的大不同。青海紅十字醫院的外科大樓足足有22層樓高,在後來參訪的過程中也發現他們加護病房感控措施;層流設備比我們台灣還要進步,雖然在軟硬體的部分可能很多還是不如台灣,但從他們積極向我們請益的態度,及陸續聘請外國醫師教學的努力看來,他們說不定很快就會跟上我們。據藥師小妤說,她覺得今年跟去年比較感覺又進步好多呢! 6月28日是高山症緩衝日,這天我們特別辦了與紅十字醫院交流的研討會,謝爸請了從加拿大回來的田國基博士,還有台南奇美醫院復健科周偉倪主任及小兒科周琪主任夫婦,以及謝爸本人,分別就自己的專長向青海紅十字醫院及附近醫院派來的代表做學術演講及討論。我們幾位後輩這天偷得清閒,除了聆聽演講之外,也參觀了紅十字醫院。令人驚訝的是紅十字醫院設有醫學博物館,裡面收藏了許多關於中國古代醫學及藏醫的資料,還有2千多年前西北塞外民族的木乃伊。醫院院子裡還有「藥食同源」文物館,把村落的磨麥坊,榨油屋搬遷過來陳列供民眾參觀,加上紅十字醫院張建青院長博學多聞的介紹,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秀麗的青藏高原 6月29日起了個大早,忙碌的行程正式展開,今天們要長途跋涉兩天的車程深入果洛藏區。其實這兩天也是我最具有挑戰性的日子,除了顛簸的路程,今天我們的海拔高度會從2千多公尺直接拉到4千公尺以上,團員會不會開始出現高山症的症狀?要決定在什麼情況時需下撤高山症的病人?如果延誤了下撤的時機,會不會造成很大(如生命)損失等永遠的遺憾?這些問題其實從前一天晚上就反覆在我心中出現。雖然要坐很久的車,過程中必須忍受上廁所的不方便(為了預防高山症我們請大家務必多喝水,對男生還好,對不方便上廁所的女生可真是一大困擾),但沿途的風光秀麗,處處可見逐水草而居的犛牛、羊群、牧人及蒙古包,還有一望無際的青海湖。看到這些壯觀美景,所有的忍耐都值得了!
忙碌的醫療 在共和度過了一夜,約8小時的趕路,6月30日下午到了果洛的孤女院,接受完簡單的獻哈達禮節,我們便開始張羅義診的事情。搬了小朋友的上課桌椅到一旁,當成簡單的看診桌,把我們辛苦募到並早已寄到西寧友院的好幾大箱藥品,一盒一盒拿出來在桌上歸類,當成簡單的藥局。比起牙醫組的行頭,我們相對來說輕鬆許多,看著他們辛苦架設牙醫的診療椅設備,準備頭燈當克難的方式,實在很佩服他們。 第三天早上,我們在學校幫小朋友做義診。小朋友因為衛生習慣較差,普遍都有蛀牙的問題,因此牙醫組忙得不可開交。不過也有許多小朋友來找我看病,其中好多人都有肚子痛的問題,除了可能食物的關係之外,在和奇美小兒科周琪主任討論過後,寄生蟲感染應該也是主因之一。這次我們並沒有募到太多寄生蟲的藥物(因為在台灣已經很少見了!很多藥也都停產了),再加上寄生蟲的防制需要全面且大規模衛教及環境改善還有投藥,因此這次除了暫時治療他們的不舒服外,我想復發率應該會很高;之後如果再來義診,我們可以針對這問題設計方案來改善。 晚上我們欣賞了小朋友為了歡迎我們的到來而準備許久的表演,包括藏族的民謠及舞蹈。這時台北是炎熱的高溫,果洛藏區達日市卻還意外的下了冰雹,一場雷電,整個村莊全部停電變成了黑夜。雖然這場晚會因停電而提前結束,雖然周遭盡是一片漆黑,不過我們卻看到了最美的星空,滿天星斗,看得我們所有人都驚呼連連。
最好吃的泡麵 第四天我們到了查朗寺及旁邊的貢瑪喇嘛學校,查朗寺相傳是格薩爾王宮殿所在地,因此外觀看起來十分耀眼奪目,藏區的同胞即使生活辛苦,也往往將所得超過一半甚至到10分之8奉獻給喇嘛廟,看得出他們對宗教的虔誠。這天看診包括寺內的喇嘛、學生與民眾,因此人數算是不少,我們開了四個診還是無法應付(更慘的是只有一個超忙碌的藥師),語言的問題也是一大障礙,因為會說普通話能當翻譯的喇嘛有限,看診的時候常常就比手劃腳了起來,十分有趣。中午的時候,我們一起在草原上吃康師傅泡麵,這大概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泡麵了。
高山症防制成功 結束了四天在藏區的活動,也結束了這趟服務之旅,此時我的心情輕鬆許多。雖然許多團員都有陸陸續續出現高山症的症狀,但所幸大多數並不嚴重,在給予症狀緩解藥物之後也都有獲得改善;唯一比較嚴重的一位護理同仁志工,也在給予二線的治療藥物之後獲得改善,因此每個人都能順利完成自己的工作,參與了整個行程沒有留下遺憾。
自己收穫更多 看著大家整理出來的照片,許多點滴又再一次浮現腦海。看到大家無私的奉獻,想起女童及喇嘛感謝的微笑,回到工作崗位上,我發現自己又充滿著熱誠,也瞭解到如果我懂得更多,或許我就能幫助人更多。這趟青海之旅,原本我是打算去付出的,但最後我發現自己收穫更多。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我心深處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