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的退休生活 |
 |
◎長庚養生文化村村民 胡美志 |
 |
 |
 |
大家總說要好好規劃退休後的老年生活,但就我本人的體認,老人真正需要的生活環境應該是:(1)老人要生活得有尊嚴,不分鉅細,時時注意自律、自愛,不可倚老賣老。(2)老人要生活在被尊敬的環境中,避開不尊重你的事物。(3)老人要走出戶外,看看你、我、他,不要有自閉的傾向,無論是否相識,見人總要有三分笑容。 美國的老人公寓是老人的新天地,但申請入住卻因粥少僧多是件難事,如果能夠很快如願當然很高興。我住進老人公寓後,前幾年很快樂,一是新鮮感,二是規定住戶要在公寓廚房搭伙食。每到吃飯時間,就成為大家集聚一堂的機會,每桌坐四個人,飯前、飯後大家都能聊天;每逢節日、慶生,也會有不同的互動,別小看這一點,從中就包含了互相敬愛等種種快樂的泉源。後來搭伙的規定取消了,彼此之間,除了搭乘電梯有短暫的碰面問侯外,幾乎沒有來往的機會,而我住的一樓根本就是孤立戶,從此對老人公寓就失去了好感。 我的生活因為缺少親密的人際關係,時常感到孤單不樂,所以回到台灣。2009年3月某天在報紙上看到養生文化村的新聞,上網查詢及電話連絡後,覺得這裡也許是個值得進一步認識的地方,於是在5月決定去體驗試住,之後便申請長住,最後終於在8月10日住進長庚養生文化村。 寫此文之目的,不是替養生文化村宣傳,而是要用養生文化村的實景及服務來證明:老人需要有尊嚴和受人敬愛的生活,才能真正快樂的安享晚年;然而這不是隨口說說的口號,而是要在食、住、行及育樂生活中去實踐,並真正享受這種有尊嚴而被尊敬的生活,才是銀髮族真正的天地。 只要走進養生文化村,你就有時時受到尊敬的感覺,無論室內外的空間乃至生活上的飲食,無一不是從老人的需要為出發點來規劃。 例如戶外修建的遊山步道,坡度和階梯的寬窄高度,都是依據老人的體力設計,沿途設有多個休息座椅、涼亭、廁所與呼救電話,其周到出乎你的意料。 而室內的設計,不但舒適美觀而且安全,為了適合老人在室內走動,地面上並沒有門檻之類的障礙。為了美觀,建築師在地面建材上做了變化,如進門處採用石材;走道、客廳、廚房及飯廳,運用顏色來區別;浴廁則用磁磚;臥房鋪設地毯,連同天花板也做到美化。其他如空氣流通,採光的充足,傢俱的實用性及安全性,都考慮無遺,這樣的環境真是老人的天下。 當然,飲食也是養生文化村很重視的範疇,每日三餐供應的菜餚,都有值班的營養師在廚房指導把關,所以不必擔心衛生問題;菜色的變化,則每週公布菜單,由你挑選食用,值得一提的是隨節令的改變,也會提醒你該吃些什麼?注意些什麼?例如立冬,會告訴你多吃維生素C,可以幫助血管建康,早上起床不宜過早過快,注意足部保暖、防老寒腳等等,以及食物的油脂和膽固醇數量,都會在菜盤上標示出來,提醒你注意食用量,你說這是多麼溫馨的照顧啊! 生活消遣上所需的一些設施,如圖書室、禮拜堂、佛堂、健身房、撞球、桌球室、音樂教室、舞蹈教室、美術教室、電腦教室。以及打麻將、操作股票等等,都有固定的場所供你使用。另外,每週也有舉辦如國劇、太極拳、書法、電影欣賞、KTV教唱、健康講座和文化講座等活動項目,都可由自己的喜好選擇參加;每月也有大型的活動,如慶生會、音樂演奏會、下午茶,以及配合節令的中秋、端午、聖誕、新年活動都是很精彩的。只要你走進養生文化村,你就會感覺到熱鬧中處處充滿祥和溫馨的氣氛。 讓人最安心的是,當你有突發性病痛的時候,健康中心的管理師會馬上替你做最周到的處理,適時安排門診或急診。有龐大的長庚醫療團隊做我們健康後盾,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敬老不能僅靠口號,而是要能從生活中深刻感覺到,這些養生文化村都做到了,也成為我決定住進養生文化村的理由。最後,我希望全體村友要珍惜眼前一切,多多利用這些設施,並積極參與活動,使大家退休後的生活更豐富、更快樂。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我心深處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