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骨折 發現四肢不能動的外傷病患勿隨便搬移以免造成終身 |
 |
◎林口長庚外傷骨科主治醫師 范國豐 |
 |
 |
前言 脊椎骨骨折為一常見的傷害,輕者只有些微背部疼痛,重者可造成終身癱瘓,處置上不得不加以小心。對於外傷性如車禍或高處跌落病患,如果發現併有四肢不能動或無力現象,就得懷疑是否有脊椎骨骨折。搬運病患到車上或搬離現場時,切勿做英雄式的搬扛。搬運時應將病患當做木頭似的搬動,也就是由2、3個人手撐在頸及背部作平行移動,運送過程中讓病患躺在硬板床上(或以門板代替)也不失為一好方法。 由於脊椎骨骨折病患有3分之1會合併多處器官傷害,對於會致命的腦部受創、臟器破裂及內出血等,應迅速處理。脊椎骨骨折如非開放性骨折或合併明顯的神經狀態惡化,可以等病患生命現象穩定後再行處理。 流行病學 受傷機轉以高處跌落為最多,車禍佔第2位。受傷年齡平均約30幾歲,大部分病患為男性。受傷部位以第5、6頸椎及第1腰椎佔最多數。合併他處傷害以頭部外傷、骨盆骨折及跟骨骨折佔最多。 頸椎骨折 頸椎外傷因所造成的神經功能損壞嚴重,縱使臨床診斷和治療技術之進步,對已造成肢體殘障功能的恢復還是很有限。老年人的頸椎已有退化性關節病變,比較容易產生嚴重的神經功能缺損。 最常見的機轉為撞擊加上持續的壓迫,如爆裂骨折、骨折脫位以及椎間盤破裂。單純撞擊而造成脊髓損傷常發生於頸椎退化性關節病變過度伸張時,頸椎過度彎曲產生脫位而傷及脊髓。 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大致上分成:(1)壓迫性骨折,是最常見的骨折。(2)爆裂性骨折,有些會導致神經功能缺損。(3)車座帶式骨折,為配戴安全帶,因車行中突然變速所造成。(4)脫臼性骨折,常造成病患下半身癱瘓現象。 放射線檢查 可利用一般X光攝影、多面斷層攝影、電腦斷層檢查及磁振造影檢查,常用的一般X光攝影須包括前後及側照、45度照、屈伸側照。 外科處理 外科治療的目的包括脊椎復位、神經組織的減壓、重建脊椎穩定性。由於各種脊椎內固定器不斷出現,病患術後可以早日接受復健治療,減少併發症。 骨折的預防 對於交通安全,尤其駕駛道德的提高,實在刻不容緩。由於受傷者大多為年輕人,不僅使家庭受累,同時也是國家社會的一大損失。另外對於工地高樓建築的安全督導也要嚴格執行,娛樂器材的保養、維護也很重要,藉以減少意外的發生。一但遇到有脊椎骨骨折的病患,應儘速適當的處理及送往醫院救治,以免延誤病情。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新知 |
 |
 |
社服園地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大學專欄 |
 |
 |
病人安全 |
 |
 |
我心深處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