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體系

從事醫療事業,促進全民健康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胃腸肝膽科系

科系簡介

 本科於民國75年1月1日與本院 (高雄長庚醫院) 同時成立,開始時只有3位主治醫師,之後陸續有其他生力軍加入,如張簡吉幸、邱世賢、李全謨、郭仲煌、陳志州、趙景華、蔡成枝、胡琮輝、許家彰、盧勝男、王景弘等。期間歷經六位主任-戴達英、張簡吉幸、盧勝男、李全謨、胡琮輝、邱逸群、陳建宏及現任洪肇宏系主任的帶領下,服務陣容日益茁壯,目前有33位主治醫師、12位臨床研究員,為南台灣頂尖消化系內科大型醫院之一。

@組織架構 112.07.01 更新
 胃腸肝膽科系 系主任:洪肇宏系主任
 胃腸肝膽科系 副系主任:戴維震副系主任、吳鎮琨副系主任
 肝臟科科負責人:蔡明釗教授


一、沿革/紀要
  1986 胃腸肝膽科成立,戴達英擔任首位科主任,初期有李兆綱、邱世賢
  1988 戴達英設立肝病中心與肝炎帶原者門診
  1989 張簡吉幸擔任科主任
  1990 79年7月17日通過成為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並於79年7月開始訓練Fellow。
  1991 趙景華發展經超音波導引下從事小型肝腫瘤之切片病理檢查
  1992 張簡吉幸引進內視鏡超音波
  1994 蔡成枝發展食道動力學檢查
  1997 檢查室及門診從醫學大樓一樓搬遷至三樓,使用空間為299.6坪
  1999 盧勝男擔任胃腸肝膽科主任
  2002 提升為科系,張簡吉幸擔任第一任系主任、趙景華擔任胃腸科主任、
      李全謨擔任肝臟科主任、郭仲煌擔任膽胰科主任
  2002 趙景華發展細菌培養作為內視鏡洗滌監控指標
  2005 李全謨擔任系主任、胡琮輝擔任肝臟科主任
  2006 盧勝男引進射頻燒灼術(RFA)
  2007 舉辦中華民國九十六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會長為張簡吉幸
  2008 邱逸群引進小腸鏡
     協助肝病防治基金會,在本院舉辦大型免費肝病篩檢活動
     胡琮輝擔任副系主任、王景弘擔任肝臟科主任、邱逸群擔任膽道胰臟科主任
     王景弘引進肝纖維化震波儀((FibroScan)
  2009 張簡吉幸屆齡退休,轉任顧問級醫師
     舉辦台灣肝癌醫學會第二次年會,李全謨擔任會長
     胡琮輝擔任系主任、趙景華擔任副系主任、蔡成枝擔任胃腸科主任
  2011 洪肇宏擔任肝臟科主任
     盧勝男引進導航定位超音波(Real-time Virtual Sonography, RVS)
  2013 胡琮輝推動檢查室空間及肝病中心整建
     推動設立科系內醫療爭議事件共同賠償制度
     胡琮輝擔任內科部主任、陳建宏擔任內科部副部主任。
     邱逸群擔任系主任、蔡成枝擔任副系主任、吳耿良擔任胃腸科主任、
     郭仲謀擔任膽道胰臟科主任
     舉辦2013年台灣肝癌醫學會與台灣腫瘤消融醫學會肝癌研討會,會長為盧勝男
  2014 醫學大樓三樓檢查室及肝病中心空間整建完成
     邱逸群引進Spyglass膽胰道子母鏡
  2016 1月 舉辦2016年台灣腫瘤消融醫學會年會,會長為盧勝男
      1月 盧勝男獲選台灣腫瘤消融醫學會第三屆理事長
      3月 邱世賢屆齡退休
      7月 胡琮輝續任內科部主任、盧勝男及張國欽擔任內科部副部主任
      7月 邱逸群續任系主任、吳耿良及陳建宏擔任副系主任 
      6月 盧勝男擔任生物統計暨生物資訊中心主任
  2017 2月 舉辦2017年台灣腫瘤消融醫學會年會,會長為王景弘
      7月 盧勝男升任嘉義院區副院長、洪肇宏調任嘉義院區胃腸肝膽科主任
      7月 胡琮輝續任內科部主任、張國欽續任內科部副部主任
      7月 陳建宏擔任系主任、吳耿良及紀廣明擔任副系主任 
      7月 邱逸群擔任健康檢查科主任
  2019 7月 蔡成枝升任內科部副部主任
  2020 4月 陳志弘由一般內科調回胃腸肝膽科系
      7月 盧勝男調回高雄院區擔任副院長
      7月 蔡成枝升任內科部部主任、陳建宏續任系主任
      7月 洪肇宏、顏毅豪、戴維震擔任副系主任
  2021 11月 郭仲煌屆齡退休轉任鳳山醫院顧問級醫師
  2022 3月 舉辦中華民國111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會長為胡琮輝及蔡成枝
      7月 蔡成枝升任高雄院區副院長、陳建宏升任內科部部主任、郭垣宏升任內科部副部主任
      7月 洪肇宏升任系主任、顏毅豪、戴維震續任副系主任兼肝臟科、胃腸科負責人
        吳鎮琨擔任膽道胰臟科科負責人
      12月 舉辦台灣肝臟研究學會TASL 2022 Annual Meeting,主席為盧勝男
  2023 7月 戴維震續任副系主任兼胃腸科負責人
                吳鎮琨任副系主任兼膽道胰臟科科負責人
         蔡明釗擔任肝臟科科負責人
      7月 胡銘倫擔任擔任健康檢查中心副主任
      9月 舉辦2023 TDDW台灣消化系醫學週,會長為盧勝男
      10月 蔡成枝、趙景華屆齡退休,轉任顧問級醫師
  2024 2月 郭仲煌退休離職
    

醫療團隊

姓名 職位 專長 連結
蔡成枝
副院長 消化性潰瘍疾病、胃腸蠕動疾病(胃食道逆流疾病,食道弛緩不能症)、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診治 醫師資料
陳建宏
部主任 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肝癌藥物治療、罕見肝病診治、診斷性超音波、介入性超音波診治、肝腫瘤消融治療、消化性潰瘍疾病、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 醫師資料
郭垣宏
副部主任 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肝癌藥物治療、罕見肝病診治、職業性肝病、診斷性超音波、介入性超音波診治、肝腫瘤消融治療、消化性潰瘍疾病、內視鏡診治、教師發展培育、成人教育 醫師資料
洪肇宏
系主任 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肝癌藥物治療、罕見肝病診治、診斷性超音波、介入性超音波診治、肝腫瘤消融治療 醫師資料
戴維震
副系主任 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消化性潰瘍疾病、胃腸蠕動疾病(胃食道逆流疾病,食道弛緩不能症)、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診治、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離術、發炎性腸道疾病診治、膠囊內視鏡、減重內視鏡手術治療、經口內視鏡食道括約肌切開術、巴瑞特氏食道黏膜燒灼術、內視鏡抗逆流手術、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測、食道酸鹼值檢測 醫師資料
蔡明釗
主治醫師 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肝癌藥物治療、肝腫瘤消融治療、診斷性超音波、介入性超音波診治、腸道微菌叢移植 醫師資料
吳鎮琨
副系主任 診斷性超音波、內視鏡診斷及治療、消化系統疾病診斷及治療 醫師資料
趙景華
主治醫師 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肝癌藥物治療、移植肝臟學、診斷性超音波、介入性超音波診治、肝腫瘤消融治療、消化性潰瘍疾病、內視鏡診治 醫師資料
盧勝男
主治醫師 肝炎、肝硬化、肝癌、職業性肝病、超音波導引介入治療、肝腫瘤消融治療 醫師資料
胡琮輝
主治醫師 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診斷性超音波、肝癌(免疫治療,標靶治療,細胞治療)、移植肝臟學 醫師資料
王景弘
主治醫師 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肝腫瘤診斷及治療、罕見肝病診治、診斷性超音波、介入性超音波診治 醫師資料
郭仲謀
主治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病毒性肝炎診治、診斷性超音波、消化性潰瘍疾病、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診治、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道攝影及治療 醫師資料
邱逸群
主治醫師 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消化性潰瘍疾病、膽胰疾病診斷及治療、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道攝影、內視鏡超音波 醫師資料
周業彬
主治醫師 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診斷性超音波、消化性潰瘍疾病、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診治、 發炎性腸道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曾柏霖
主治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肝癌藥物治療、罕見肝病診治診斷性超音波、介入性超音波診治、 肝腫瘤消融治療、消化性潰瘍疾病、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診治、發炎性腸道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張國欽
主治醫師 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肝癌藥物治療、診斷性超音波、介入性超音波診治、肝腫瘤消融治療、消化性潰瘍疾病、內視鏡診治、發炎性腸道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紀廣明
主治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肝癌藥物治療、診斷性超音波、介入性超音波診治、肝腫瘤消融治療 醫師資料
顏毅豪
主治醫師 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肝癌藥物治療、診斷性超音波、介入性超音波診治 醫師資料
陳志弘
主治醫師 一般內科、消化系疾病、教師發展培育、成人教育 醫師資料
盧龍生
主治醫師 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診斷性超音波、內視鏡診斷及治療、消化性潰瘍疾病、膽胰疾病診斷及治療、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道攝影及治療 醫師資料
梁志明
主治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教師發展培育、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診斷性超音波、介入性超音波診治、消化性潰瘍疾病、胃腸蠕動疾病(胃食道逆流疾病,食道弛緩不能症)、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診治、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道攝影及治療、內視鏡超音波、發炎性腸疾病診治、小腸鏡、內視鏡抗逆流手術、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測、食道酸鹼值檢測 醫師資料
楊世正
主治醫師 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病毒性肝炎診治、診斷性超音波、消化性潰瘍疾病、胃腸蠕動疾病(胃食道逆流疾病,食道弛緩不能症)、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診治、發炎性腸道疾病診治、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測、食道酸鹼值檢測、小腸鏡、膠囊內視鏡 醫師資料
王心明
主治醫師 診斷性超音波、內視鏡診斷及治療、消化系統疾病診斷及治療 醫師資料
姚志謙
主治醫師 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消化性潰瘍疾病、胃腸蠕動疾病(胃食道逆流疾病,食道弛緩不能症)、內視鏡診治、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離術、發炎性腸道疾病診治、減重內視鏡手術治療、經口內視鏡食道括約肌切開術、內視鏡抗逆流手術、腸道微菌叢移植 醫師資料
黃�源
主治醫師 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病毒性肝炎診治、診斷性超音波、內視鏡診斷及治療、消化性潰瘍疾病、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道攝影及治療 醫師資料
蘇輝明
主治醫師 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診斷性超音波、消化性潰瘍疾病、胃腸蠕動疾病(胃食道逆流疾病,食道弛緩不能症)、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診治、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道攝影及治療、內視鏡超音波、發炎性腸道疾病診治、小腸鏡、巴瑞特氏食道黏膜燒灼術 醫師資料
李育騏
主治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診斷性超音波、介入性超音波診治、消化性潰瘍疾病、胃腸蠕動疾病(胃食道逆流疾病,食道弛緩不能症)、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診治、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離術、發炎性腸道疾病診治、減重內視鏡手術治療、經口內視鏡食道括約肌切開術、巴瑞特氏食道黏膜燒灼術、內視鏡抗逆流手術 醫師資料
邱紹銘
主治醫師 診斷性超音波、內視鏡診斷及治療、消化系統疾病診斷及治療 醫師資料
方信為
主治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病毒性肝炎診治、肝硬化肝衰竭診治、診斷性超音波、消化性潰瘍疾病、 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診治 醫師資料
黃國烜
主治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診斷性超音波、內視鏡診斷及治療、消化系統疾病診斷及治療 醫師資料
劉安哲
主治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診斷性超音波、消化性潰瘍疾病、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診斷及治療 醫師資料
蔡雨潔
主治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診斷性超音波、消化性潰瘍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診治、內視鏡診治、消化道早期癌診治(ESD, EMR) 醫師資料
盧威廷
主治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病毒性肝炎診治、診斷性超音波、消化性潰瘍疾病、胃幽門螺旋桿菌診治、內視鏡診斷及治療 醫師資料
阮致榮
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鍾事達
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蕭雅文
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張源升
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李興昀
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黃冠輔
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陳建廷
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萬冠宏
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楊承燁
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黃輝勝
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郭程瑋
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柳硯文
醫師 一般內科學、一般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醫師資料
余明隆
主治醫師 肝膽胰內科疾病 職業病診斷與治療 消化器超音波檢查 肝炎治療 醫師資料

醫技團隊

姓名 職位
周素勤 胃腸肝膽科技術副組長
蘇林秋伶 檢查中心資深專業技術師
黃竹吟 胃腸肝膽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林彩雲 胃腸肝膽科專業技術師
翁雅惠 胃腸肝膽科專業技術師
許佳臻 胃腸肝膽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顏語嫻 胃腸肝膽科技術師
張伊 胃腸肝膽科技術師
林紫孍 胃腸肝膽科技術員
黃暐萱 胃腸肝膽科技術員

護理團隊

姓名 職位
黃瑞真 內科NP3
馮詩涵 內科NP4
陳怡莉 內科NP3
吳淑芬 內科NP1(N4)
廖婉筑 內科NP2
詹慧鈴 內科NP1(N3)

服務與特色

二、特色
(一)服務:肝炎各種抗病毒治療,肝癌整合治療的推動,社區醫療篩檢,移植肝臟及膽道學等,皆為國內肝膽疾病治療重鎮及先驅。內視鏡檢查室具國際標準化設備及空間,傲視台灣。全天候24小時服務,掌握治療先機。早期消化道癌症內視鏡治療,走在時代尖端。食道動力學檢查,及幽門桿菌治療亦頗富盛名。

(二)教學:本科系主治醫師合計33位主治醫師,其中部定教職-教授7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6人、講師4人。其中有18位消化系醫學會指導醫師,14位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指導醫師。陸續有國內外研究員相繼來本科學習受訓。

(三)研究:本科系一向對研究投注心力不遺餘力,近五年有25篇引證係數超過5分論文於刊登於國際期刊。


三、未來展望:成為國際一流水準的消化系服務、教學、研究中心。


四、英文簡介
We are a well-established center for liver diseases, such as antiviral therapies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transplantation hepatology. We provide 24 hours emergent therapeutic endoscopic service. Therapeutic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an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are also used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We also provide intensive therapies for biliary stenos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We had 25 scientific articles with impact factor more than 5 during the past five years. Our division is well qualified for training residents and research fellows in the digestive subspeciality.

聯絡資訊

TEL 07-7317123#8301
FAX 07-7322402
聯絡信箱 : ksgiliver@gmail.com
位置說明 : 醫學大樓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