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訊息

長庚大小事,專業領域獲取各界信賴

記者會資訊

奈米磁導加聚焦超音波 腦瘤治療新契機 長庚團隊突破腦瘤醫療瓶頸 美國國家科學院選為重要研究成果

2010-08-10魏國珍 林口長庚腦腫瘤神經外科主任 劉浩灃 長庚大學電機系副教授 華沐怡 長庚大學化材系副教授
惡性腦瘤是動作迅速的無情殺手,常常在確認患病後一年左右就將患者帶離人間。53歲的尤金.歐凱利是美國最大會計師事務所的總裁兼董事長,意氣風發的他擁有成功事業與美滿家庭,然而這一切美好的人生卻在2005年5月宣告終結!醫師在半邊顏面癱瘓的尤金左腦發現末期惡性腫瘤,宣判他只剩不到半年的時間好活。他選擇不接受正規的治療,抓住僅剩的時光寫下「追逐日光」這本最後人生旅程記錄,四個月後就離開了人間。76歲的甘迺迪議員被診斷患有惡性腦瘤,為了避免手術傷害腦神經,他在杜克大學醫療中心接受最先進的清醒開顱腦瘤摘除手術,果然術後恢復迅速,沒有後遺症。但是一年半後甘迺迪議員仍然不敵復發的魔掌,死於腦瘤。兩種截然不同面對絕症的態度,不管是斷然拒絕治療的副作用,坦然面對疾病的宿命;或是運用其巨大的影響力,得到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資源,然而結果是類似的,只是存活時間差上幾個月。

長庚醫院每年約有100位惡性腦瘤病患,這些來自全國各地輾轉經人介紹,滿懷希望的病人中有正值壯年的法官、企業負責人、即將完成博士學位的年輕人、全家人經濟及精神支柱的父親…等等,大部分都能接受著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治療,包括清醒開顱術、術中核磁共振掃描、影像引導腦瘤切除術等等,雖然得到若干時間病情的緩解,但多半最終仍無法克服目前腦瘤治療上的瓶頸,復發的腦瘤依然帶走了病人。惡性腦瘤的盛行率約每十萬人有2-3人,雖然發生率看似不高,但它沒有特定的危險因子,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無從預防,一旦罹患,目前科技仍沒有理想治療之道。由於惡性腦瘤細胞會散生在正常組織中,以外科手術不易根除,必須輔以化學藥物治療。但是由於血腦障壁的阻礙,多數治療藥物均無法傳送至腫瘤細胞,因此導致病人的平均壽命僅剩一年。所以目前迫切需要的是發展出更有效的輔佐性療法,除針對惡性腦瘤細胞發揮藥效外,並且降低不良副作用,以提升病人於治療期間之生活品質。這是醫療團隊從事腦瘤治療的使命,也是醞釀及催促這項醫療研究的原動力。

長庚醫院神經外科研究團隊與長庚大學電機系、化材系專家合作,結合新型磁性奈米藥物與聚焦超音波克服腦瘤醫療的瓶頸,開啟「血腦障壁」讓藥物可進入腦部發揮療效。這項研究結果於今年2010年8月9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並被挑選為重要研究成果發佈在科學院電子報及網路新聞,且獲得專文推薦,是研究腦瘤治療的重要里程碑。
何謂血腦障壁?大腦掌管人類所有重要的生理機能,為了避免大腦受到外來物質造成不良影響,腦部血管特化出獨有的血腦障壁,除了營養物質之外,僅有少數化學物質可以順利通過血管進入腦部。主持本研究計畫的長庚醫院腦腫瘤神經外科主任魏國珍指出,血腦障壁這個獨特的機制雖然在健康的個體發揮極大的保護功效,但是腦部產生疾病需要投藥治療時,血腦障壁就會形成極大的阻礙使藥物無法順利抵達目標,甚至僅有千分之一的藥物可進入腦部作用。所以長期以來,將藥物輸送到腦部以治療疾病,一直是醫界難以突破的瓶頸。為了突破這個障礙,長庚研究團隊在衛生署國家型奈米計畫、國科會、國衞院和長庚醫院研究計畫的經費支持下,結合新型磁性奈米藥物與聚焦超音波克服了這個巨大的困難。

長庚大學電機系副教授劉浩澧表示,聚焦超音波在精密的控制下,可掌握其能量的範圍與強度,當穿過頭骨照射在腦部的特定區域時,可以將該區的血腦障壁暫時打開一段時間,並且不會對健康的腦部造成任何傷害。長庚大學化材系副教授華沐怡則成功開發出易於磁導,可攜帶藥物且可顯影的多功能奈米微粒。研究團隊結合以上特性,利用聚焦超音波針對患有腦腫瘤的大鼠頭部照射,隨即由靜脈注射帶有抗腫瘤藥物的磁性奈米藥物,接著利用強力磁鐵固定於腫瘤區域上方,如此抗腫瘤藥物便可集中在腦瘤病灶。研究人員更利用核磁共振所產生的分子影像,即時觀測這些磁性奈米藥物的集中狀況,以評估給藥效率與治療效果。血腦障壁的阻礙,讓腦瘤的化療效果並不理想,往往需要給極大劑量的藥物,讓病人承受副作用之苦。研究團隊根據腦瘤大鼠實驗的結果發現,如果配合奈米磁導與聚焦超音波治療,可以把藥物在腦瘤區域的局部濃度增加到20倍以上。另外,實驗老鼠的平均存活時間比接受傳統療法的老鼠延長了1.66倍,是非常顯著的改善。

長庚團隊致力研發奈米磁導與聚焦超音波療法,以非侵入性方式對腦部疾病有效給藥,現階段已看到一線曙光,研究人員預期未來應用於臨床時可有效治療腦瘤並解決目前進行化療時產生嚴重副作用的問題。而除了腦瘤外,更可以應用於其他腦部疾病的投藥,以提升腦疾之治療效果與病人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