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訊息

長庚大小事,專業領域獲取各界信賴

記者會資訊

痛風:老疾病、新殺手

2010-01-28郭昶甫 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 余光輝 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任
國內男性痛風問題愈趨嚴重,痛風族群有年輕化的趨勢,民國80年以前,痛風患者多在50歲以上,林口長庚醫院近20年研究指出,目前國內男性痛風患者40歲前發作者佔一半以上,而10年前這個比率僅約3成,但在國外僅約2成以下,可能與高熱量飲食、喝酒、果糖攝取、以及環境的低量鉛暴露有關。

一般痛風患者約1/4有痛風家族史,1到2成患者合併有尿路結石,且3成患者平均2個月關節炎發作1次以上,有1成患者甚至每個月都發作1次以上,而需門診或服用消炎止痛藥物。痛風患者以男性居多佔90%以上,女性荷爾蒙會降低血中尿酸,所以女性痛風盛行率比男性低,女性通常在50歲以後才發病。痛風發作以大腳趾、腳踝及膝關節出現紅、腫、熱、痛最常見,發作的誘因以喝啤酒、吃海鮮、內臟等高普林食物為主,豆類反而少見(參考附件二:高尿酸血症及痛風者最新食物選擇表),一般吃豆製品素食者及出家人也不常有痛風。
不僅如此,除了關節炎以外,最近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郭昶甫與余光輝醫師在本月英國「風濕病雜誌」刊登研究顯示,痛風患者也是心血管疾病發生及死亡的高危險群,林口長庚醫院將近7萬名健診資料分析研究顯示,20%有高尿酸血症(血中尿酸值過高,指每100 C.C.血中之尿酸含量男生大於7.7毫克,女性大於6.6毫克以上),且約2%健診者為痛風患者。

進一步追蹤發現,痛風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為血中尿酸值正常者的2倍,而這個死亡風險是特別校正過年齡、性別、代謝症候群、以及腎功能後的結果,也就是說痛風是一個獨立於傳統危險因子的新的風險因子。痛風患者的整體死亡風險也比血中尿酸值正常者高出50%左右。研究也發現,只有血中尿酸值過高但從未曾有過痛風發作的無症狀高尿酸血症者,其風險雖然高出血中尿酸值正常者7-8%,但未達統計差異,需進一步追蹤研究。另外研究也指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者,其合併代謝症候群是血中尿酸值正常者的3到5倍。

痛風及高尿酸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為高普林食物飲食過量,造成血中尿酸過高(約佔一到兩成患者),另一種原因為先天遺傳在腎臟的腎小管無法排出尿酸(約佔8到9成患者),進而在體內關節及皮下堆積,產生痛風結晶及關節炎。故痛風患者僅部分可以透過飲食調整改善,腎小管無法排出部分為先天遺傳,必要時需藉由藥物來治療。一般藥物治療效果,非常顯著良好,服藥後通常一週內尿酸值回復正常,若有尿酸結晶,亦會慢慢消失不見,也不會再痛風發作。

很多人以為豆類、香菇含高普林,不適合痛風患者吃,事實上豆類及香菇及其製品含的是中低量普林,對痛風患者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減重、適量運動及飲食控制是治療成功的要素之一,也是控制心血管疾病及維持健康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