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訊息
長庚大小事,專業領域獲取各界信賴
記者會資訊
台北市兒童過敏氣喘病危險因子分析報告
2005-03-31歐良修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
葉國偉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
顏大欽 長庚兒童醫院台北兒童內科主任
黃璟隆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內科部主任
。
為了進一步了解兒童過敏疾病發生的環境危險因子,評估能否來預防過敏疾病的發生,我們與台北大學統計系合作,進一步分析在生活環境中與氣喘或喘鳴症狀發生的危險因子。結果發現,國中學童發生氣喘症狀的危險因子包括:母親為國中畢業以上教育程度(危險性增加為 1.5 至 2.2 倍),居家附近常有卡車出入(危險性增加為 1.3 至 1.5 倍)及體重較重的孩童(每增加一公斤體重危險性增加為 1.008)(身體質量指數BMI每增加一單位危險性增加為 1.028 倍)。我們推測母親教育程度較高的家庭,在孩童有過敏時較為警覺,尋求醫師診斷的比例高,所以盛行率較高;居家附近常有卡車出入者,車輛排放的廢氣可能引起較多的氣喘症狀。
在曾有氣喘的國中學童中,會於近十二個月喘鳴發作的危險因子包括:女生(危險性增加為 1.412 倍)以及BMI較高的學童(身體質量指數BMI每增加一單位危險性增加為1.053 倍)。另外,常吃速食、家中有養貓(危險性增加為 2.4 倍)以及母親為國中畢業以上教育程度者(危險性增加為 1.7 至 2.6 倍),則有較高的機率(一星期有一次以上)有夜間喘鳴現象。而父親有抽煙(危險性增加為兩倍)及常吃速食學童者(危險性增加為 2.8 倍),則與較多次的喘鳴發作(一年四次以上)有正相關性。
在國小學童方面,發生氣喘症狀的危險因子包括:男童(危險性增加為 1.6 倍),出生後一年內有口服過退燒藥(危險性增加為 2.3 倍)或服用抗生素(危險性增加為 2.0 倍),顯示男生及出生一年內有感染者與氣喘症狀發生呈現正相關性,而男生(危險性增加為 3.2 倍)相對來說,容易發生急性重度氣喘現象。另外我們也發現,曾有氣喘發作的學童,其弟妹的數目比較少,及出生體重每增加1公斤,氣喘危險性可減少為 0.76 倍。
我們進一步發現,過敏疾病本身相關性非常高,有喘鳴症狀合併有鼻子過敏症狀的比例,呈現有意義的增加(國中生 76.7 %,國小生 78.2 %),可見上下呼吸道過敏疾病是必須同時照護的。
結論:
兒童過敏疾病盛行率增加,對個人、家庭、社會均要付出成本來照護這些慢性過敏兒,若能針對相關危險因子來做預防,對於降低氣喘病的盛行率應有莫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