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懷孕這條路對於某些人而言充滿變數與挑戰,一次次的期待跟一次次的落空,都是心理與身體的煎熬。其中不孕症不僅是荷爾蒙、解剖結構或遺傳問題,免疫系統異常也可能是關鍵,免疫系統如果不夠穩定,懷孕的旅程可能會變得波折重重,甚至讓人心力交瘁。
免疫系統竟然也會影響生育? 免疫系統主要任務的是保護身體免受病原體侵害,不只對抗病原體,懷孕期間還需要學會適應並保護胎兒。胚胎攜帶父方遺傳物質,對母體而言算是「半個外來物」,因此需要在防禦與耐受之間取得平衡。免疫功能也參與胎盤的建立、組織的重塑及細胞之間的協調作用,若不夠「包容」,干擾懷孕過程,可能會導致受孕困難或反覆流產。
自體免疫疾病會影響懷孕嗎? 當免疫系統「誤認自己為敵人而誤傷」時,就會產生自體免疫疾病,如抗磷脂抗體症候群、紅斑性狼瘡及橋本氏甲狀腺炎,不只會影響健康,也可能干擾懷孕。如抗磷脂抗體會影響胎盤血流,讓胚胎無法獲得足夠的養分,增加流產風險;而甲狀腺功能異常則會影響排卵或著床。研究表示除了女性,男性也會受免疫影響,如果免疫系統對自己的精子發動攻擊,可能會導致精子活力下降、數量減少,甚至影響精子與卵子的受精能力。此外,慢性睪丸發炎也可能影響睪固酮分泌,進一步降低生育能力。
免疫系統會影響胚胎著床嗎? 懷孕首要就是讓胚胎成功著床,但免疫系統如果失常而誤把胚胎認成敵人而啟動防禦機制,則會導致著床失敗或早期流產。如自然殺手(NK)細胞過度活躍,可能會誤傷胚胎。文獻指出白細胞介素 -6(IL-6)在生殖系統中具有雙重作用,既參與正常的生殖功能調節,也可能在過度或不足時導致不孕。另外,免疫系統釋放的細胞激素也會影響胚胎是否能夠順利發展,如果身體的發炎反應太強,而保護胚胎的抗發炎激素不足,子宮環境可能會不適合懷孕。
不孕「找不到原因」,可能跟免疫有關? 部分女性的調節性 T 細胞功能異常,而這些細胞負責維持懷孕所需的免疫平衡,也有可能身體對生殖組織產生自體免疫反應,或慢性發炎導致反覆著床失敗或流產。若所有檢查都做了卻還是找不到不孕的原因,此時透過免疫檢測找出問題,則有更精準的治療策略。
免疫療法真的能幫助懷孕嗎? 現在有許多針對免疫的不孕治療方式,以減少發炎或降低免疫異常攻擊胚胎的風險,改善著床環境,包括:免疫調節藥物、低劑量類固醇、腫瘤壞死因子 α (TNF-α)抑制劑、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抗凝血藥物。
希望相隨,永遠不要放棄 懷孕需要免疫系統精準調控,當系統運作正常時,母嬰能夠和諧共存,確保胎兒在安全的環境下健康發育。倘若曾經反覆流產、試管嬰兒失敗或找不到不孕原因,建議考慮進行免疫評估。透過調整免疫平衡、減少慢性發炎,或許能打破這道障礙,迎接新的希望使生育夢想成真。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兒童醫療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