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麻疹疫情現況 |
|
◎林口長庚一般醫學兒科組醫師 林聖智◎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分子感染症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陳志榮 校閱 |
|
|
|
今年(2024年)高雄市一名20多歲男性病人確診為麻疹,他在疫調時謊稱在可傳染期內未曾離開家門,後來才承認曾前往多處公共場所,因此被衛生局開罰20萬元。同時,新北市的一家醫療院所也發生了麻疹群聚感染事件。回顧以往,在COVID-19
疫情之前的2018年3月,一名30多歲男子前往泰國旅遊,回台後不久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隨後他再前往日本旅遊,並在日本被確診為麻疹病例。這一病例在台灣和日本兩地引發了一系列的群聚感染。隔年,台灣的麻疹疫情在本土多點爆發,達到了近20年來的最高峰。這些麻疹病例中,患者年齡大多在20歲到40歲之間。每次麻疹病例的出現,都對公共衛生體系造成巨大的挑戰。儘管台灣已經進行麻疹疫苗接種超過40年,仍需要面對麻疹疫情,究竟原因何在?
台灣麻疹疫苗接種現況 台灣自1978年開始全面推行麻疹疫苗接種,分別在嬰幼兒9個月和15個月時各接種一劑麻疹疫苗。到了1992年,麻疹疫苗的第二劑被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取代;2001年起,第二劑MMR疫苗開始在國小一年級時進行常規接種。
自2006年起,MMR疫苗的接種時間進一步調整為:在嬰幼兒12至15個月大時施打第一劑,滿5歲後入小學前施打第二劑。這一疫苗政策一直延續至今。自1996年以來,台灣MMR疫苗的第一劑施打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第二劑的施打率也穩定維持在95%以上。
逐漸下降的群體免疫 即使台灣的MMR疫苗接種率很高,我們之前的研究發現,在青少年到25歲以下的成人這個群體中,只有大約一半的人麻疹血清抗體IgG濃度陽性。這可能是近年來突破性感染導致麻疹疫情重新出現的原因之一。除了2018年和2019年台灣的麻疹疫情爆發,遠在美國和加拿大也報告相同的突破性感染的病例。在那些已經認為麻疹被消除、過去不太會有麻疹流行的國家,這些疫情的浮現對公共衛生構成了重大威脅和挑戰。
本土的血清流行病學 為了深入探討年輕族群對麻疹的免疫衰退情況,需要回顧過去的麻疹疫情和疫苗政策時程。自1978年全面推行麻疹疫苗接種以來,最後一次大型麻疹疫情發生在1988年,當年共有1,386個確診病例。此後的20年中,每年只有零星個案,麻疹的發生率甚至低於十萬分之一。換句話說,1980年代後出生的台灣人很少受到天然麻疹病毒的感染,他們對麻疹的免疫主要來自於疫苗接種。
從血清抗體濃度來看,由疫苗接種獲得的保護力似乎比自然感染後的保護力更容易衰退。研究顯示,非疫苗世代族群(約1980以前出生者),有超過95%的人血清抗體濃度陽性,而相對年輕的族群中,這一比例顯著較低。如何有效增強疫苗世代對麻疹的免疫力,可能是防止麻疹疫情的關鍵之一。
目前台灣的因應措施 近年的麻疹疫情,受感染的病例主要集中在20歲至40歲這個年齡層,他們大多數「已完整接種過兩劑麻疹或MMR疫苗」。然而這群病人的臨床表現與典型麻疹有所不同,診斷難度較高。目前台灣的防治政策主要針對罹病風險較高,且罹病後影響較大的醫療人員和航空業工作者,規定他們在入職時必須檢驗麻疹抗體,並視需要追加疫苗接種。醫療院所內的高風險單位,如小兒科、感染科、急診科與婦產科的醫療人員,更被要求定期追蹤麻疹抗體濃度與施打疫苗。
然而,這一政策的有效性尚不確定。目前據筆者所知,台灣是全世界唯一實行此類政策的國家,對成人定期地檢驗抗體,並追加接種疫苗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2016年有一篇美國的研究顯示,成人在接種第三劑MMR疫苗後,抗體濃度的確可以暫時上升,但一年後又下降至接近原本水平。我們最近的研究也觀察到了類似的現象。長期來看,追加接種MMR疫苗能否有效地重新提高群體免疫仍有待證實。
結論 在COVID-19疫情期間,全球多數國家的預防接種涵蓋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導致疫情後麻疹感染情況升溫,台灣也未能倖免。在這期間,除了尚未接種疫苗的幼兒,年輕成人也成為可能在接觸病例後罹患麻疹的另一個高風險族群。幸運的是,那些在幼年期接受過疫苗的年輕成人,即使確診麻疹,他們再傳播的能力已大幅減低,這可以從每次麻疹突發之規模較小的疫情中看出。即便如此,公衛主管機關應持續關注疫苗接種率的變化,尤其是針對那些在疫情期間可能漏接疫苗的兒童和成人族群。除了持續提供疫苗接種服務,還需要加強宣傳和教育,讓大眾了解預防接種的重要性以及定期追加疫苗的必要性。長期來看,我們仍需要探索更有效的疫苗策略。例如,第三劑MMR疫苗接種的最佳對象與時程,或開發新型疫苗,以提供更持久的免疫保護。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兒童醫療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