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腫、喘」症狀 小心心臟衰竭上身 |
|
◎長庚行政中心公共事務部 |
|
|
|
|
|
如果經常有「累、腫、喘」等症狀,要小心可能是心臟衰竭上身,最好盡快到醫院檢查,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長庚醫院為提升全民健康知識,做好自我及家人健康管理,今年在台北政大公企中心將舉辦4場名醫講座系列活動,鎖定心衰竭、肝癌、肺癌及糖尿病這四種疾病,提供相關的預防、診斷與治療方法。
6月15日展開首場講座,主題為「心動不衰竭−心的躍動,活力人生」,內容包括「我怎麼知道我有心臟衰竭」、「我有冠心病、心臟衰竭怎麼辦?」、「心臟衰竭遠距居家照護」、「心臟衰竭的外科治療」及「心臟衰竭可以運動嗎?」。
長庚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程文俊正是心臟內科專家,親自到場開幕致詞,他表示心衰竭被稱為心臟的癌症,5年的存活率只有一半,但只要有很好的診斷和治療,都可以獲得控制。他呼籲全民應重視這個議題,共同努力維持健康,降低心衰竭的盛行率。
觀察「累、腫、喘」症狀 基隆長庚心衰中心主任王兆弘指出,台灣心衰竭的病人愈來愈多,比10年前增加9倍,還有很多病人心衰竭上身仍不自知。他建議可以觀察是否出現「累、腫、喘」等症狀,如果有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透過抽血檢查,當B型利鈉尿胜肽(BNP)的數值>400,就能確定是否心臟衰竭上身。他並分析心衰的原因,以心血管堵塞最多佔28%,心肌梗塞佔22%,28%為不明原因,其他佔比較小的原因包括瓣膜壞掉、心律不整、高血壓、心肌炎、甲狀腺疾病、懷孕生產、化療藥物等。
心衰竭病人需嚴格控制危險因子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維持皮膚健康和修復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可以促進表皮生長,也是重要的抗氧化劑保護皮膚細胞。
林口長庚心衰中心主任張其任表示,心衰竭病人須規則服藥,並調整生活習慣,以嚴格控制危險因子,包括控制血糖、血壓和膽固醇,同時要戒菸、減重及規律運動,必要時以心導管或繞道手術來改善心臟血流供應。
心衰竭病人的遠距離照護 嘉義長庚心衰中心主任潘國利表示,心衰竭的死亡率很高,因此積極找出心臟衰竭可逆的原因,及早治療相當重要。目前可透過健康自我管理方式,也就是讓病人和家屬執行居家照護,增加對於疾病自我照顧的參與感,且透過穿戴裝置將資料上傳雲端紀錄。個案管理師透過電訪和雲端資料檢視,一旦發現異常以電話提醒,並進行衛教諮詢。他強調,減少病人住院天數、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優化醫療資訊平台、加強遠距離居家監測,是心衰中心持續努力的目標。
心衰竭病人的外科治療 林口長庚心臟外科劉國聖醫師表示,對於慢性心臟衰竭病人,外科治療的方式有三種,包括一般心臟外科手術如冠狀動脈繞道、瓣膜修補或置換等,其次是心室輔助器和心臟移植,若是急性心臟衰竭病人,則需使用機械性循環輔助裝置如葉克膜和心室輔助器。
心衰竭病人日常生活重點 心衰竭病人面對日常生活應把握的重點,高雄長庚心衰中心主任陳世明表示,一定要做好飲食控制,注意鹽分和水分的攝取,盡量避免罐頭、醃漬、加工食品,以及避免升糖指數高的食物,例如甜食、含糖飲料等。同時最好採取汆燙、清蒸或水煮方式料理。此外,透過規律運動改善體力與心肺功能也相當重要,例如騎腳踏車、走路、肌力訓練、柔軟操等,若運動期間有不適症狀應立刻暫停,休息後未緩解,則應盡快就醫。陳世明主任建議,心衰病人的復健應把握3個重點:
1、有氧:頻率1週至少3∼5天,每次從30分鐘開始慢慢增加到60分鐘,類型如跑步機、散步、腳踏車等。
2、阻力:頻率1週至少1∼2天,每個主要肌群做2組各10∼15反覆,類型以器材訓練為主,以減少力量流失及維持平衡。
3、柔軟度:1週至少2∼3天,每個關節至少10∼30秒,做2∼4個反覆,類型可為靜態或動態伸展,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PNF)也可以使用。
接下來在9月28日與10月19日分別還有兩場與肺癌及糖尿病相關的衛教講座,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兒童醫療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