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3歲的小志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之下來到診間。媽媽提到弟弟咳嗽反覆發作已兩年了。早上起床及跑步玩耍時很容易咳嗽,甚至會咳到胸悶。從出生開始就很容易感冒,近一年已經有超過3次因為感冒嚴重咳嗽,伴隨有咻咻咻的喘鳴聲住院,被西醫診斷為氣喘。媽媽相當擔心弟弟小小年紀會因氣喘落下病根,希望同步搭配中醫調理。
從西醫觀點而言,氣喘是呼吸道慢性發炎所造成的過敏疾病。孩童接觸到外在環境或是過敏原的刺激(如:呼吸道病毒感染、溫差變化、塵蹣、二手菸、花粉、寵物毛髮),使得支氣管開始發炎、收縮、腫脹,因而使氣管變得狹窄。當氣喘發作時,常見的症狀包含喘鳴聲、胸悶、咳嗽與呼吸困難。不過,當氣喘誘發時,孩童最常見並非呼吸困難,而多是以慢性咳嗽表現,加上孩童並不擅於表達胸悶,常藉由費力咳嗽來達到大量吸氣的目的,因此,當家長發現孩童的咳嗽反覆發作時,就需提高警覺。
臨床診斷氣喘的標準包括病史詢問、聽診、抽血檢測、肺功能檢查與藥物誘發測試等。但對於尚未滿5歲的小小孩,往往無法配合肺功能的檢測,不容易診斷為氣喘。根據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的兒童氣喘診療指引,若小於5歲的孩童有出現下列狀況,則有較高機率為氣喘:(1)當有呼吸道感染時,症狀如咳嗽、喘鳴、呼吸沉重等持續超過10天;(2)每年至少發作3次症狀或嚴重發作與夜間惡化;(4)每次發作間隔中,兒童還是會出現偶發的咳嗽、喘鳴、呼吸沉重;(5)有氣喘家族史或異位性體質。
中醫在治療兒童氣喘,先區分孩童為「寒性」或「熱性」哮喘。「寒性」哮喘的孩童常見咳嗽頻率高且咳聲緊、痰色白且清稀、怕冷、手腳冰冷,此類孩童可給予溫肺化飲的中藥緩解,如小青龍湯。「熱性」哮喘的孩子則常見痰色黃且黏、怕熱、便祕、口臭,此類孩童可給清肺平喘的中藥緩解,如麻杏甘石湯。與成人氣喘不同的是,小孩臟腑功能嬌嫩,且在疾病中相當容易化熱,建議需由中醫師針對孩童的體質開立合適的處方。
氣喘中醫優質門診 針對氣喘的孩童,桃園長庚特別設置氣喘中醫優質門診。對於12歲以下,經西醫師診斷為氣喘的孩童,具有診斷書或是肺功能異常報告,即可加入氣喘中醫優質門診。氣喘中醫優質門診為健保給付,除了口服中藥之外,還提供藥餅穴位敷貼、針灸治療與小兒推拿按摩。多元、溫和、非侵入式的中醫治療模式尤其適合學齡前的孩童,可改善氣喘孩童的生活品質。根據本院醫療團隊的研究統計,有參與氣喘中醫優質門診的孩童相較於未參與的孩童,在氣喘控制測驗(ACT)的分數、孩童的活動力與情緒皆有顯著的改善。
居家保健 一、生活衛教 氣喘孩童首重生活衛教。平日飲食以平性食物為佳,盡量避免冰品冷飲、攝取寒涼的蔬果(如蘿蔔、西瓜、橘子、番茄、火龍果),少食易生痰的甜食。經常打掃居家環境與清洗寢具。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運動前要暖身,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
二、按摩保健 當孩童咳嗽發作,劇烈且難以停下時,家長可嘗試一項簡易的按摩,緩解孩童的不適。「天突穴」位於喉嚨正下方,兩側鎖骨中間的凹陷處;「膻中穴」則位於胸部正中線,兩乳頭連線的正中點。家長可請孩子躺著,家長以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的指腹,由天突穴往下畫圈按揉至膻中穴,每次可操作5.10次。要注意按揉的力道要均勻,不宜過重,避免引起孩童不適。也可以三指指腹下擦的方式。按揉天突穴至膻中穴可達到降氣,止咳平喘之效。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