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52歲的張先生是忙碌的上班族,最近常常感覺睡眠不足,體力明顯衰退,卻都找不出原因,一直以為是年紀漸長身體退化所致,直到某天跟家人閒談,聽到太太抱怨晚上打鼾不只非常大聲,有時候甚至突然沒聲音也沒有呼吸,很讓人擔心,張先生才突然警覺不對,到醫院求助。經耳鼻喉科檢查後診斷為睡眠呼吸中止症,並手術積極介入治療後,目前症狀已明顯改善。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人在睡覺時,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口咽及喉部)發生反覆性的塌陷,因而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費力,更嚴重者會造成氣道完全堵塞而吸不到空氣,導致窒息。造成呼吸中止的原因包括肥胖造成呼吸道狹窄,或是因為先天下巴較小或後縮、扁桃腺或懸壅垂過大或顱顏缺陷等,導致氣道狹小,進而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症。
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症對健康危害甚大,因睡眠不足會造成精神不濟,不只影響工作效率,上下班途中也容易出現交通意外,且常有情緒焦慮、脾氣暴躁等問題。如果是就學中的孩子,也會有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打瞌睡,導致學習效果差。長期反覆呼吸中止也會使血氧濃度下降,加重心血管系統運作負荷,進一步增加心肌梗塞、中風與失智等疾病發生風險。
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方式為多項式生理檢查,呼吸中止指數高於5以上為呼吸中止症,15及30以上分別為中度及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先嘗試保守治療,例如減重及使用藥物治療鼻過敏,有可能改善打鼾。針對中度或重度的患者,保守治療通常效果不足,可配戴連續式陽壓呼吸器治療。然而有許多病人無法適應或不願配戴陽壓呼吸器,這類患者可前往耳鼻喉科,由醫師根據其年齡及生理構造判斷其是否適合接受手術治療。
嘉義長庚耳鼻喉科睡眠醫學團隊已執行超過900例治鼾手術,2018年更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整合式睡眠手術,整合式睡眠手術由世界睡眠醫學權威李學禹教授開創,筆者持續發揚與推廣,針對口咽部五大類組織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切除扁桃腺、消融脂肪、塑形軟骨、保留黏膜、懸吊肌肉等進行精準治療,可最大程度保留人體構造與生理機能,對於病人術後恢復與疼痛控制均有相當良好成效,且不會發生傷口攣縮或吞嚥咳嗆等傳統手術常見的後遺症。
手術後的兩週是傷口恢復的關鍵期,宜避免太熱、太硬、辛辣或刺激的食物,以避免傷口出血。兩週後傷口癒合成形,可恢復正常飲食。手術後仍須注意體重控制,做好飲食均衡,也鼓勵術後規律運動,避免肥胖。鼻子過敏也要持續追蹤與治療,才能讓手術效果長長久久。民眾如有類似困擾可以找鄰近的耳鼻喉科或是睡眠呼吸障礙門診,由專科醫師進行評估,以取得較佳治療效果。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