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病人的個案管理師∼助受多重打擊之癌症病人完成治療 |
 |
◎林口長庚癌症中心個案管理師 張雅嵐◎林口長庚護理部副主任 蔡美菊 校閱 |
 |
 |
 |
 |
 |
頭頸癌為台灣常見癌症,患者多為家庭主要經濟支柱者,面對這個治療複雜度高的病症,患者常會極度徬徨、害怕甚至拒絕治療,因此如何協助病人面對治療,癌症個案管理師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身為個案管理師,要關心的絕對不會只有病症的照護,有時連病人的日常生活、身心狀態,都是我們必需用心察覺,介入關懷的部分。最近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口腔癌病人小志,在罹癌後歷經了父母意外雙亡、與妹妹失聯、被裁員、因罹癌放棄愛情等種種悲苦,身心大受打擊,重度鬱悶及害怕顯露無遺。
平時忙碌的穿梭在診間進行衛教諮詢並聯繫關懷病友,那天卻遲遲等不到小志來門診,撥了手機卻聽到「您撥的號碼是空號..」,讓我擔心不已。還好不久後終於看到身型瘦弱,且兩眼無神、垂著頭的小志,一路搖晃著身驅走過來。
我帶著微笑熱情的與小志打招呼,並陪他進診間了解醫師專業解釋病情及說明未來治療計畫。小志聽完後深深嘆了一口氣,虛弱的說,「我要怎麼治療啊?健保費沒交,治療要花很多錢,自己孤身一人,不知何去何從?」。
小志的困境同時也是許多頭頸癌病人的縮影,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我知道必須立即介入協助,才能幫助病人願意接受治療。於是我們立即啟動關懷照護小組,鼓勵小志聯絡失聯的妹妹,並聯繫醫院的社工師協助申請適當資源補助。
小志看到林口長庚醫院每個環節都如此幫忙他,深受感動,很努力的與個案管理師配合,也願意接受手術。過程中,小志仍不斷的想放棄、想脫逃,甚至想到父母墳前一了百了。為了怕他放棄治療,我不厭其煩的一通一通電話打、一聲一聲的關懷,讓他感覺到自己不孤單,也感受到個案管理師的溫暖。
小志遵從醫囑順利完成治療與術後復健。在此同時,小志術後的顏面傷疤,在團隊偕同復健治療師、陽光基金會社工師討論後安排社會資源,讓整個復健得以延續。在長庚醫療團隊協助下,小志完成抗癌旅程,逐漸恢復健康重返職場。現在的他還投入檳榔防治宣導志工的行列,回饋社會。
小志重回職場後,對我說:「當初要不是遇到您,給了我活下去的動力及協助,我根本無法相信人生還有什麼希望!我現在要靠自己的力量努力的活,也要為這個社會盡一點心力。」當時很欣慰、很感動!回想當初選擇護理師為職志,又擔任個管師這個角色,是我一生最無悔的選擇,希望讓這一顆顆關愛的種子萌芽後轉化成「善」的力量,散佈在社會的各個角落。
腫瘤個案管理師有別於臨床護理人員,從病人確認罹癌進行收案、管案到結案,透過醫療團隊整合照護,以病人立場擬訂個別性診療計畫,並促進病人參與疾病自我照顧,達到持續性、整體性照護成效。我們是癌友與醫療團隊間溝通的協調者、治療品質把關的促進者,傾聽、評估病人及照護者的需求,及時提供資源協助病人完成治療。
頭頸癌為台灣第6大癌症,以常見的口腔癌為例,林口長庚醫院的服務量佔全台灣12%,疾病存活率優於世界頂尖機構。我在長庚醫院已服務26年,有幸於今年榮獲「台灣傑出護理人員獎-服務奉獻獎」,很高興在我的護理生涯中,因為關愛讓護理專業角色有了溫度,未來我會努力讓這溫度持續,溫暖每個頭頸癌病友!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特別報導 |
 |
 |
社服園地 |
 |
 |
心靈點滴 |
 |
 |
醫脈相傳 |
 |
 |
中醫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兒童醫療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