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卷第七期 111年7月1日發刊
長青院區樂齡新視界∼經營第三人生,安心終老
中暑的中醫治療與保健
◎桃園長庚中醫針傷科主治醫師 趙晏琳
近年來,極端氣候在全球造成各種災害,位於小小海島的台灣也不能免受波及,往往立夏時節剛至,就可見到白日近攝氏30度的高溫,加上熱島效應的加乘作用,越來越多病人在這段期間因中暑前來求診:「醫師啊,我好像又『著痧』了!總覺得頭重重的,食慾不太好,睡也睡不安穩。」

中醫古籍認為,「中暑」是一種好發於夏季的季節性病症,夏日炎熱的暑氣與濕氣瀰漫,使人在其環境中容易耗傷正氣。然而,雖然都是受暑氣或濕氣傷身,「中暑」其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症狀表現,不同的表現也有不同治療的方向。景岳全書提到:「暑本夏月之熱病,然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此其病有不同,而總由於暑。故其為病,則有陰陽二證:曰陰暑,曰陽暑。」

陽暑

「陽暑」大多指的是長時間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高環境下活動工作的人,排汗的調節中樞失調。症狀輕微者包含身體發熱、頭暈、頭痛、汗多、口渴等症狀;嚴重則會出現呼吸急促、意識不清等「熱衰竭」狀況。此類患者應馬上移到通風良好的空間,適度補充常溫水分與電解質,並用一些冷敷、冰敷的方式降溫,以避免熱衰竭或熱中暑等危急生命的情況。中醫通常使用清熱生津、清暑益氣、養陰生津的藥物如:白虎湯加人參、清暑益氣湯等。針灸穴位可用風府、曲池、足三里、陽陵泉、上巨虛等穴位治療。

陰暑

「陰暑」的患者通常是在高溫室外,突然進入低溫涼爽的冷氣房;或是運動完大汗淋漓,馬上喝下冰涼冷飲或洗冷水澡,造成皮膚表面毛細孔、微血管急速收縮。症狀多為全身微微地發熱但無汗、身體非常疲倦、頭暈昏沉、噁心、食慾不振等症狀。此類患者可多飲用溫熱水或泡澡至出汗以緩解不適。中醫以辛溫輕揚之劑以輕宣透達,並佐以清心利小便以防暑濕內伏。常用藥物包含荊芥、防風、香薷、藿香、柴胡、葛根、薄荷、蟬蛻、竹葉、連翹、黃芩、等。針灸穴位可用合谷、足三里、內關、三陰交、太衝等穴位。

「陰暑」的患者除了上述提到的藥物與針灸外,還能使用刮痧來緩解身體的不適。現今因刮痧所需的器具並不難取得,民眾皆可在家中輕易操作。但畢竟「刮痧」並非單純的保健療法,施作時仍須注意以下事項:

一、刮痧板需有一定面積、硬度、彈性與韌性,不建議使用邊緣不光滑或太銳利的物品,避免造成皮膚或肌肉損傷。
二、刮痧時需塗抹適當的刮痧介質來潤滑皮膚,可依情況選用油類、乳、霜、類、或是中藥製劑。

三、刮痧較不適宜施作在有傷口、小兒、年老體弱、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或處於行經期、孕期的婦女。

四、施作時,刮痧板與皮膚呈45到90度角,單方向刮,力道由輕漸重,一次大約刮5.10公分即可。刮到出痧的顏色不再變化就可停止,若未出痧,同一個部位不宜刮拭超過10分鐘。

五、刮痧過程中若出現臉色蒼白、胸悶、噁心、冒冷汗的情況,須馬上停止操作,並且讓患者平臥休息並服用溫開水。

治療「陰暑」時,請患者採坐姿或趴臥,先自後頸至肩上的頸部正中線刮,此處力道要輕,尤其C7大椎穴處(如圖一步驟1),接著於背部兩側太陽膀胱經處(如圖一步驟2、3)刮拭,用力均勻,中間不要停頓,最後於上肢內側,由曲澤穴往內關穴刮拭(如圖二),遇到關節部位不可強力刮拭。

整體而言,中暑的患者大多是對外界環境變動敏感,無法迅速適應悶熱潮濕的體質。若是常受「中暑」所苦,無論是治療或是預防,都建議諮詢合格中醫師來治療並協助調理體質,才能清爽度過悶熱夏日。
         
 
封面故事
傳承人生經驗與智慧、身心富足的銀髮生活
活躍老化、健康自在
感恩
「從築夢、逐夢,到圓夢」,談護理之家優質照護
運用資訊化作業提升 護理之家住民用藥安全
特別報導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委託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興建經營)兩週年慶特別報導
社服園地
抗疫好生活,土城醫院抗疫好生活,土城醫院給你防疫百寶袋給你防疫百寶袋
心靈點滴
守護病人的個案管理師∼助受多重打擊之癌症病人完成治療
醫脈相傳
天馬行空的漫畫家∼麻醉部 鍾志豪醫師
中醫報導
中暑的中醫治療與保健
中醫整合照護治療 緩解小兒氣喘症狀
飲食營養
水果?蔬菜? 揭開番茄的面紗
兒童醫療
腸道微菌叢移植於兒童的運用與概況
焦點話題
防疫中藥是否含有 「運動禁藥」?長庚運動藥師釋疑
長庚有愛,協助國小教師重現美妙人「聲」
長庚醫院發表嚴重藥物過敏非類固醇藥物的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