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卷第七期 111年7月1日發刊
長青院區樂齡新視界∼經營第三人生,安心終老
傳承人生經驗與智慧、身心富足的銀髮生活
◎養生文化村社服課課長 葉嘉嶽
5月,是闔家歡慶母親節的節日,對於入住養生村滿8年的陳奶奶而言,是她人生邁入第91個年頭。8年來,陳奶奶忘記自己的年齡,重拾畫筆當起學生,跟著銀髮學園的繪畫老師一筆一筆勾勒精彩歲月,從沒想過擁有畫家身分的她,2021年5月,她的90大壽生日賀禮,是以個人最得意的50幅作品,透過「如緞似錦,熠熠生輝」個人畫展,圓滿了人生最重要的夢想。

養生文化村設置的理念,「養生」的目的是為了健康的老化,「文化」則強調豐實生活的內容。我們除了擁有長庚體系強大的醫療資源,更希望規劃一個能滿足高齡者在身體活動、心智認知、生產力和日常生活多方面需求的生活環境。

「健康」,是高齡者最在意的3件事之一,因此老人照顧的重點都優先從維持健康方面著手。然而,自理能力良好的高齡者,若能健康老化,維持原有自我照顧能力,縮短臥床或被照顧的時間,就有餘力可以妥善安排個人生活,擁有高品質的銀髮生活。創辦人在定位心目中理想的老人安養環境時,在「養生」之外,加上了「文化」,即是期許我們能對入住的長輩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品質與照護環境,這也是我們工作團隊構築服務項目時,奉為圭臬的標準與根基。

豐富多元的休閒活動,建立生活重心與人際網絡

雖說人生70才開始,但每位高齡者人生經歷豐富,也早就有一套符合自己習慣的生活模式。然而要融入這個環境、建立新的人際網絡與生活重心,需要時間與心理準備。工作團隊了解住民的生活習慣與需求,設計了各項休閒活動,包含運動養生、藝術文化、民俗節慶、休閒娛樂及宗教信仰等5大面向的住民活動,提供住民安排生活。

「活到老、學到老」是推動終身學習精神的目標,銀髮學園於2006年的春季、秋季研習班課程開始萌芽,從每年30門課程逐漸增加到現在每年規劃超過80門課程,吸引超過1,200人次報名學習。在這裡,學習是一種流行,也是一種文化。為了報名參加心目中最期待參加的課程,長輩們可以像年輕人一樣一大早(凌晨5點多)就開始排隊等候報名課程,自行設計號碼牌維持排隊秩序。我們也不斷增加新的課程,例如數位鋼琴、魔術、桌遊、日本舞、手語教學等住民期待學習的項目;此外,隨著科技與時代的進步,課程也因應調整,例如電腦課程由桌上型電腦轉變為平板及手機、攝影課程由相機轉變為手機拍照等。

參加這些學習課程,不但能學到喜歡的知識能力,還能與時俱進與社會脈動維繫良好的連結,甚至創造出許多精彩的故事。例如:原本看不懂五線譜的鋼琴演奏家、辨色力異常的畫家、拍出圈粉年輕人網紅照片的阿嬤攝影師,高齡90歲的素人二胡演奏家,坐著輪椅仍然粉墨登場、唱作俱佳的國劇社長。這些故事讓我們看到高齡者無限的潛力與可能性,激勵著工作團隊可以更進一步的發掘他們的價值。

提供各種舞台,彰顯高齡者人生價值

養生文化村不同類型的住民社團、五花八門的學習課程,培養了許多才華洋溢的素人高手,這些資源成為我們最有價值的寶藏。透過青銀交流共創,運用在地豐富的大專院校學生資源與住民互動,我們開始「挖寶」。挖掘出許多寶藏之後,就開始「炫寶」。高齡者與年輕人跨世代交流,整理出一本又一本的住民生命故事,運用住民的專長與智慧,每年在村內村外策劃大型的銀髮學園與社團成果發表會、數位鋼琴演奏會、二胡演奏會、長青國劇社年度公演、老頑童合唱團團慶公演、熱鬧的舞會之夜、震撼人心的太鼓表演、國畫、西畫、書法、攝影作品的個人展覽及聯合展覽等等活動。

除此之外,住民貢獻時間與專長,從事志願服務工作及社區公益回饋活動,包含指導社區老人學習桌上遊戲,延緩長輩認知功能的退化,他們有的參與大專院校黃金智慧論壇發表演講,傳承經驗智慧;有的拿出家傳食譜指導餐廳廚師,烹煮香氣迷人的牛肉麵;有的與年輕學子合作拍攝人生故事影片,上傳YouTube頻道成為網紅。高齡者的人生價值,在不同的舞台散發光芒。

年紀大了,人生還有很多選擇,生活還可以很有趣味,生命還能夠展現價值,在長庚養生文化村,高齡者不斷演繹第三人生的美好,我們,也跟著他們繼續成長。
         
 
封面故事
傳承人生經驗與智慧、身心富足的銀髮生活
活躍老化、健康自在
感恩
「從築夢、逐夢,到圓夢」,談護理之家優質照護
運用資訊化作業提升 護理之家住民用藥安全
特別報導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委託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興建經營)兩週年慶特別報導
社服園地
抗疫好生活,土城醫院抗疫好生活,土城醫院給你防疫百寶袋給你防疫百寶袋
心靈點滴
守護病人的個案管理師∼助受多重打擊之癌症病人完成治療
醫脈相傳
天馬行空的漫畫家∼麻醉部 鍾志豪醫師
中醫報導
中暑的中醫治療與保健
中醫整合照護治療 緩解小兒氣喘症狀
飲食營養
水果?蔬菜? 揭開番茄的面紗
兒童醫療
腸道微菌叢移植於兒童的運用與概況
焦點話題
防疫中藥是否含有 「運動禁藥」?長庚運動藥師釋疑
長庚有愛,協助國小教師重現美妙人「聲」
長庚醫院發表嚴重藥物過敏非類固醇藥物的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