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卷第四期 111年4月1日發刊
健康減重~讓醫師助您一臂之力
肥胖與免疫調控交互作用
◎基隆長庚家庭醫學部主任 蔡依紋
郭小姐自38歲連續生了兩個可愛的寶寶後,便感覺體重回不去了,從少女時期苗條的53公斤,一路攀升到85公斤,頗為懊悔。但因為帶小孩和家事又沒空運動,因而深受產後肥胖所帶來的困擾,近期更因為肥胖導致體內賀爾蒙失調、皮膚癢疹、睡眠不佳以及雙下肢水腫容易喘等症狀。內心一直有個聲音:我還有機會瘦嗎?可以瘦回年輕時的體態,再穿回少女時期的褲子嗎?

脂肪組織不僅可以儲存能量,也可以作為一種內分泌器官
脂肪組織現在被認為是具有多功能的內分泌器官,除了貯存能量的功能外,還可以分泌各種生物功能稱為脂肪激素的活性物質(adipokines),並與免疫系統密切相互影響。脂肪組織可以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由多種細胞類型組成,其中脂肪細胞佔最多數,其次是血管內皮細胞、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它們存在於基質血管中。成熟的白色脂肪細胞由一個大的脂肪滴(lipid droplet)組成,周圍環繞著剩餘的脂肪細胞質和細胞核。脂肪細胞的特點是它們的細胞可塑性,儲存身體的能量供應,並積極分泌各種脂肪因子,與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相比,內臟脂肪組織可以更準確地預測疾病進展與炎症變化。

脂肪組織與免疫細胞之關聯性
巨噬細胞和T細胞是脂肪組織中最常見的兩種駐留免疫細胞,可改變免疫細胞浸潤,使肥胖症中促炎細胞因子失調。例如,在高脂飲食餵食的肥胖小鼠模型中發現,脂肪組織駐留T細胞增加了大約3倍。
脂肪激素則包括數種由脂肪組織分泌的介質,常見包括脂聯素、瘦素、和抵抗素。最近的證據顯示除了調節代謝穩態(metabolic homeostasis)功能外,脂肪組織可以透過脂肪激素調節免疫功能。例如,過多的脂肪組織積累,通過激活促發炎信號通路,導致慢性炎症狀態,並增加體內促發炎細胞因子如IFN-γ、TNF-α、IL-6等,進而增加多種慢性疾病風險。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脂肪細胞在肥胖和瘦狀態下周圍的免疫細胞募集有明顯差異,其所分泌的脂肪激素也產生不同免疫調節影響。在體內,這些脂肪組織駐留的免疫細胞可經受局部微環境刺激變化,而轉換表型及功能。
因此,「良好適切的體重控制」是將身體的免疫調整至穩定狀態的最佳助手。研究脂肪激素對免疫反應的調節,作為應用在疾病下調節炎症的潛在治療標的,是未來治療策略研究開發的重點。
         
 
封面故事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肥胖的關聯
肥胖與免疫調控交互作用
減重藥物的現況與未來
中醫減重療法
達文西機器人減重手術
醫學報導
多囊腎及治療
桃園長庚復健科特色醫療服務~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
心靈點滴
我在新冠疫情的日子
因為有愛,所以我在
醫脈相傳
樂暢長庚41年,期待擱再41年∼兒童神經內科 王煇雄醫師
飲食營養
顧關節養骨質 要怎麼吃才對?
本月主題
認識基隆長庚減重醫學團隊
焦點話題
追求卓越的旅途 嘉義長庚獲頒國家醫療品質獎
嘉義長庚iCT導航鼻竇內視鏡手術提升精準度與安全性
林口長庚醫院與澳商BiomeBank建立國際臨床驗證場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