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卷第十一期 110年11月1日發刊
轉移性腦及脊椎腫瘤的治療契機與挑戰
轉移性腦腫瘤的徵兆與流行病學
◎林口長庚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葉文俊
60 歲的陳女士,兩年前被診斷患有子宮內膜癌,接受子宮切除後,目前正接受長期的化學治療。這兩個星期來,陳小姐常覺得頭痛、虛弱、全身無力及嗜睡。起初她以為是化療藥物的副作用,後來因為左側肢體逐漸無力,經醫師開立腦部檢查後,發現是右側大腦額葉腫瘤(圖一),且高度懷疑為轉移性腦癌。腫瘤容積頗大,而且腫瘤周邊水腫,導致顱內壓升高及神經壓迫而產生上述症狀。因腦部只有一顆腫瘤,容積大且有神經壓迫,而子宮內膜癌的疾病控制狀況良好,故聽從醫師建議後,行腦瘤切除手術。術後陳小姐的症狀獲得了緩解。
轉移性腦瘤的發生率

轉移性腦瘤於所有腦瘤中發生率最高,佔了半數,其中約3分之1是單一轉移(如同案例中的陳小姐)。據估計,約3成左右的癌症患者會罹患轉移性腦瘤,最常見的原發癌症為肺癌(40%)及乳癌(10%),其它則包括皮膚黑色素瘤、腎癌、結腸癌、淋巴瘤和肝癌等。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約15%)的病人發現轉移性腦瘤後才發現已經罹患原發癌症,其中更約有10%病人找不到原發癌。
近年轉移性腦瘤的發生率有上升的趨勢,究其原因可能與癌症患者存活率隨治療進展而有延長趨勢,以及增加影像診斷工具(電腦斷層及磁共振)的應用。此外,由於大部分化療及標靶藥物難以進入腦部,使得腫瘤細胞得以在缺乏藥物抑制的腦內生長。
癌症為何會轉移到腦部?

目前對轉移性腦瘤的概念為體內患癌器官的癌細胞進入血液循環,當癌細胞循環至腦的微細血管在適當的環境下就有可能紮營生根,進而生長成為腫瘤。如同上述,由於腦部是相對藥物困難穿透的環境,因此即便癌症患者的原發腫瘤控制良好,仍有可能在疾病的治療階段中發生腦轉移,不可不慎!
轉移性腦瘤的症狀

多數的轉移性腦瘤侵犯腦實質(約75%),相對於腦膜侵犯腫瘤(約25%,詳見下篇文章),在症狀的表現上多有不同。一般而言,轉移初期因腫瘤容積小,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這時候的腦瘤通常是經由健康檢查或因治療需求做檢查時發現的。隨著腦瘤逐漸長大,顱內壓也會隨之升高,腦神經也會遭受壓迫,出現對應症狀。常見的顱內壓過高症狀為:頭痛(尤以清晨時較嚴重)、噁心、嘔吐、視力模糊、意識改變。而神經壓迫症狀則要視腫瘤位置,常見為:肢體乏力或感覺異常、語言能力異常、痙攣、集中力改變、人格異常等。
總結

轉移性腦瘤可能是癌症的先兆抑或是治療中的挑戰,正確的認知可以協助醫師與患者在可能的徵兆發生時及時覺察,適時給予治療。
         
 
封面故事
轉移性腦腫瘤的徵兆與流行病學
沉默的殺手∼腦膜轉移與水腦症
外科治療轉移性腦瘤的角色∼保存功能微創摘除
轉移性脊椎腫瘤的徵兆與流行病學
脊椎轉移的手術時機~腫瘤團隊該知道的事
外科治療脊椎轉移性腫瘤的角色~減壓與重建
特別報導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提供安全、舒適、友善的醫療服務
守護「嘉」園「疫」起來
社服園地
長青護理之家20週年的大禮∼透過自然之美為病友注入希望透過自然之美為病友注入希望
心靈點滴
我們與COVID-19的距離
兒童醫療
新冠病毒在兒童族群的特有表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兒童胸痛
焦點話題
長庚團隊成功開發新穎毒性檢測晶片
迅速修復斷裂股動脈,救回車禍青年生命及右腿
發揚羅慧夫精神 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設立「羅慧夫人道獎」
林口長庚實驗動物中心獲AAALAC國際認證 開發新醫藥新醫材有成
菸酒檳榔未沾,也可能罹患口腔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