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卷第二期 110年2月1日發刊
刷牙搭牙線 口腔健康看得見 口腔保健面面觀
兒童偏頭痛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兒童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陳韻茹
目前就讀於國中3年級的小薇,最近半年以來常發生間歇性的頭痛,一陣一陣的抽痛總是讓她無法好好專心上課。頭痛起來常伴隨著噁心感、想要嘔吐,甚至有點肚子痛,有時睡醒隔天便覺得改善許多,但有時到了隔天,疼痛感還是一直存在;有時痛得厲害還得請假在家休息。因為這個困擾,媽媽便帶小薇來到兒童神經內科的診間。
在診間得知,小薇家住的離學校遠,早上5點多就要起床準備上學,放學直到補習後回到家,通常已是晚上10點多了。由於升學考試的壓力,小薇常常還得靠著一杯咖啡繼續挑燈夜戰,導致長期的睡眠不足。
經由完整的病史詢問以及身體理學檢查、神經學檢查之後,小薇看起來像是個「偏頭痛」的案例。經由醫師建議的生活習慣改變、飲食調整,配合上藥物輔助使用後,最近半年來頭痛的頻率大幅下降,不但上課時精神變好、專注力高,在家唸起書來也更有效率,最終在大考時大放異彩,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學校。
兒童偏頭痛其實並不少見,統計研究指出偏頭痛在美國學齡兒童的盛行率約為4∼10%,更精確的統計資料為8歲以下的偏頭痛盛行率是2.5∼4%,到15歲前約莫增加至10%,過了青春期的女孩甚至可高達28%。男生平均發生年齡為7.2歲,女生為10.9歲,青春期以前,男孩子發生偏頭痛的傾向較高,但青春期過後至屆齡成人時,女性患者的比例則為男性的3倍。有些孩子成年之後便不再發作,但仍有約一半的人,其症狀可能持續到中年。
偏頭痛是一種反覆發作、週期性發作的頭痛,診斷上在過去1年中須至少發生過5次,症狀一次可持續數小時至數日之久,而在兩次發作之間,患者可以完全沒有症狀,也沒有任何神經學的異常。
成人的偏頭痛多為單側,但兒童的偏頭痛則可常見雙側性的頭痛,通常患者會感覺到像血管跳動般一陣一陣地抽痛,活動時頭痛會加劇,多為中強度程度的頭痛,可能合併噁心、嘔吐、畏光、畏懼聲音。少部分人在頭痛之前會有前兆,有些人會覺得視力模糊、好像眼前有閃光、身體麻木、肢體無力、說不出話來、一陣天旋地轉,緊接著就感覺到頭痛。
偏頭痛有很高的比例有家族傾向,有偏頭痛的小朋友,其父母親至少一人也患有偏頭痛的機率高達9成,而有偏頭痛的人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也達到5成。
目前科學上對於偏頭痛發生的了解還不十分透徹,最廣為接受的理論認為,偏頭痛似乎是受到神經、賀爾蒙和血管這3方面的交互影響,而有些腦部的化學物質(如血清素)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體內的變化之外,有許多外在的因子容易誘發偏頭痛:如環境變化(天氣變換、刺眼的光線、刺激的味道等),日常壓力(來自家庭、學校的壓力,如被過度期待、一再被催促),食物(加工處理的食物如巧克力、起司、熱狗;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可樂)。
目前對於偏頭痛的處理方式可分為非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便著重於避免接觸上面提及的誘發因子,在急性發作時多休息甚至睡覺。睡眠是結束偏頭痛發作最好的方法,如果情況能夠因此改善,便不需要進一步的藥物治療。
目前藥物治療可分為預防性及症狀緩解藥物,當發作頻率高於每月一次時才需要給予預防性藥物,而症狀緩解藥物主要在於舒緩發作時的疼痛感及噁心嘔吐的症狀。通常兒童偏頭痛的患者只要好好配合醫師的建議及治療,便可達到良好的症狀改善、疾病控制,以及更好的生活品質。
         
 
封面故事
正確的刷牙方法與正確的防蛀飲食觀念
我們如何運用大自然給牙齒的保護劑∼氟化物
刷牙不用牙線,清潔效果只剩一半
窩溝封填:臼齒防蛀保護罩
醫學報導
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在肺癌診療上的應用
從卵子老化看粒線體移植在女性不孕症治療的運用
特別報導
向醫護人員致敬
年輕型失智症的早期診療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兒童醫療
兒童偏頭痛
本月主題
預防齲齒從小開始最有效!
焦點話題
照護選手成長之路〜長庚運動醫學團隊舉辦第一屆成果發表暨學術研討會
「長庚機器人手術訓練中心」啟用 台灣科技醫療邁向新里程碑
長庚走在醫療創新研發的尖端 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備受矚目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再度獲頒「體育推手獎」肯定
機器人助力 中風病人手功能復健再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