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卷第七期 104年7月1日發刊
泌尿外科專刊
梨狀肌症候群
◎嘉義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 蔡承芳
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是一種神經肌肉疾患,其症狀以坐骨神經痛為表現,卻是肇因於梨狀肌,而非脊椎神經根或是椎間盤壓迫的影響。這是指當坐骨神經被梨狀肌壓迫或是刺激後,從臀部深處沿著坐骨神經,延伸至大腿、小腿,甚至腳底,感到嚴重痙攣性或壓迫性疼痛、灼熱感、刺痛甚至麻木的情形。
目前梨狀肌症候群仍缺乏有效標準的診斷測試工具,診斷以臨床判斷為主,理學檢查可發現在髖部作彎曲、內收及內轉時產生疼痛。必須排除椎間盤突出、脊椎關節病變、脊椎狹窄以及腰椎肌肉拉傷等病灶。可用影像檢查、盲針或超音波導引注射來輔助診斷。
保守治療分為藥物及物理治療。藥物包括口服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及肌肉鬆弛劑或局部注射。復健治療包含局部肌肉按摩、梨狀肌伸展運動及強化髖部外展外旋肌群和核心肌群,同時避免會加重症狀的活動,如跑步、騎腳踏車以及划船等。一般保守治療效果不錯,預後良好,很少需要手術。若是保守治療無效,可以考慮手術切斷梨狀肌。
         
 
封面故事
高齡泌尿緒論~老人家如何看待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
攝護腺肥大手術新利器~微拉雷射
攝護腺肥大治療新趨勢
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簡介~林口長庚泌尿科之近況
新聞紀要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30週年慶祝晚會紀實
「戀戀母親、我愛您」母親節活動紀實
「溫馨慈母情」護理之家母親節關懷活動
長庚科技大學原住民校友回娘家活動紀實
與麥當勞叔叔「一起洗手趣」
104年度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器官捐贈感恩追思大會
白袍加身典禮紀實
醫療時論
泌尿外科的發展及趨勢
醫學報導
孕中漏尿有良策骨盆運動療效佳
心靈點滴
我們這一班
養生文化村報導
健康活力 運動新生活
病人安全
落實病人辨識挺安全
飲食營養
紅斑性狼瘡飲食原則
白話醫學
鉛中毒
母嬰親善
兒童醫療
兒童肝脾腫大~談C型尼曼匹克氏症
增刊目錄
副舟狀骨
冰凍肩
內八字足與外八字足
梨狀肌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