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症候群 |
 |
◎嘉義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 蔡承芳 |
 |
 |
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是一種神經肌肉疾患,其症狀以坐骨神經痛為表現,卻是肇因於梨狀肌,而非脊椎神經根或是椎間盤壓迫的影響。這是指當坐骨神經被梨狀肌壓迫或是刺激後,從臀部深處沿著坐骨神經,延伸至大腿、小腿,甚至腳底,感到嚴重痙攣性或壓迫性疼痛、灼熱感、刺痛甚至麻木的情形。 目前梨狀肌症候群仍缺乏有效標準的診斷測試工具,診斷以臨床判斷為主,理學檢查可發現在髖部作彎曲、內收及內轉時產生疼痛。必須排除椎間盤突出、脊椎關節病變、脊椎狹窄以及腰椎肌肉拉傷等病灶。可用影像檢查、盲針或超音波導引注射來輔助診斷。 保守治療分為藥物及物理治療。藥物包括口服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及肌肉鬆弛劑或局部注射。復健治療包含局部肌肉按摩、梨狀肌伸展運動及強化髖部外展外旋肌群和核心肌群,同時避免會加重症狀的活動,如跑步、騎腳踏車以及划船等。一般保守治療效果不錯,預後良好,很少需要手術。若是保守治療無效,可以考慮手術切斷梨狀肌。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白話醫學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