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卷第七期 104年7月1日發刊
泌尿外科專刊
內八字足與外八字足
◎林口長庚兒童骨科主治醫師 張嘉獻
走路時腳尖朝外,稱為外八字足(Outtoeing)或走路外八;走路時腳尖朝內,稱為內八字足(intoeing)或走路內八。成人走路大多呈外八字,男性又比女性明顯,有生理發育的因素,也有文化與習慣的影響。兒童走路時大多是呈內八字,可能絆到腳而跌倒,引起許多父母的擔憂。
其實走路腳尖朝外或朝內不全是足部的問題,整個下肢從骨盆到大腳趾都有關係。在子宮裡髖關節長期呈外轉姿勢,嬰兒時期至開始走路時,大腿仍習慣性外轉而呈外八字足;有些幼兒走路時會以較多的骨盆水平旋轉來加大步伐,結果整個下肢內旋運動而呈走路內八,因此內八外八都有,都算正常。
另外一個常被忽略的內八字足重要因素是大腿骨內轉的程度,因年齡而異,女生內轉較嚴重,嬰兒時期內轉較嚴重,年齡愈大愈輕微,可從走路時膝蓋骨朝內看出端倪。至於小腿骨內轉及足部蹠骨內展,徵狀明顯容易查覺。
以上所敘述的許多肢體形變都屬正常生理性變異,猶如人有高矮胖瘦的差異,且大多數會隨年齡增長而與成人形貌逐漸接近。但天下父母心,難免擔心自己的小孩萬一不會「變正常」,希望有方法可以「加速」或「保證」變成與大人一樣的肢體形態。以下是幾點建議:
1.內八字足持續至青春期及造成功能障礙者僅占千分之一,故父母大可安心等待自然發育的進行。
2.內八字足不是疾病,即使大人走路內八字也不會造成功能障礙。
3.各個年齡層都有其特殊身體形態,期待5歲小孩有25歲成人的體型,不僅不自然,也不健康。
4.有關內外八字足的矯正鞋、矯正架,已被證實有穿跟沒穿是一樣的(就是沒有效果)。為家長安心而強迫小孩穿戴不必要的矯具,有可議之處。
         
 
封面故事
高齡泌尿緒論∼老人家如何看待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
攝護腺肥大手術新利器∼微拉雷射
攝護腺肥大治療新趨勢
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簡介∼林口長庚泌尿科之近況
新聞紀要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30週年慶祝晚會紀實
「戀戀母親、我愛您」母親節活動紀實
「溫馨慈母情」護理之家母親節關懷活動
長庚科技大學原住民校友回娘家活動紀實
與麥當勞叔叔「一起洗手趣」
104年度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器官捐贈感恩追思大會
白袍加身典禮紀實
醫療時論
泌尿外科的發展及趨勢
醫學報導
孕中漏尿有良策骨盆運動療效佳
心靈點滴
我們這一班
養生文化村報導
健康活力 運動新生活
病人安全
落實病人辨識挺安全
飲食營養
紅斑性狼瘡飲食原則
白話醫學
鉛中毒
母嬰親善
兒童醫療
兒童肝脾腫大∼談C型尼曼匹克氏症
增刊目錄
副舟狀骨
冰凍肩
內八字足與外八字足
梨狀肌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