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飲食健康吃 |
 |
◎林口長庚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解淑芬 |
 |
 |
 |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想想小時候最喜歡過年了,因為大人都會發給小朋友壓歲錢,還有媽媽一定會帶我們去買新衣服;長大之後也喜歡過年,由於平常忙忙碌碌的上班,在辛苦工作了一整年之後,終於有一段年假可以在家好好休息,每天睡飽飽吃飽飽。但是通常假期過後,臉變圓了,腰圍也變粗了,近幾年隨著年紀增加,新陳代謝越來越慢,年假期間飲食也不再只是吃得飽,更需要吃得均衡,吃得沒負擔。 過年期間建議您把握「三低、一高、二多」的亮點,就能輕鬆維持好健康! 亮點一 低油原則—熱量攝取少 油炸、油煎製作的菜餚在烹調時需要使用大量油脂,如此才能讓食物香酥美味,食物中吸油量越多,所含的熱量也越高,建議改換成清蒸、水煮、川燙、快炒或是滷的方式來烹調,例如過年一定會吃到象徵年年有餘的「魚」肉,以清蒸的方式烹調,就可以不必使用到油。象徵團圓的「火鍋」,是以水煮方式烹調,比一般菜餚的製作少了很多油脂,是很好的低油烹調方法,但要注意食材的選擇,多選用新鮮的蔬菜、肉類、豆腐及主食,因市售加工冷凍食品及各種丸類、餃類,隱藏著不少高飽和度的油脂,還有醬料也盡量避免使用沙茶醬,過多香油、麻油或辣油,可以選擇少許清醬油,加上蔥絲、薑絲、蒜頭等調味,就能避免攝取過多油脂。 滷梅花肉、滷豬蹄膀、紅燒牛腩所使用的烹調油雖然不多,但是食物本身所含的油脂成分很高,熱量也比一般的瘦肉還要高,在入口之前盡量將「看的見」的肥肉和皮先去除再進食,以減少動物脂肪攝取。 花生、開心果、瓜子、腰果等堅果類食物,是過年期間常購買的零食,這些食物通常越吃越順口,往往看個電視或是和家人聊一下天,不知不覺中半包的開心果就吃下肚子了。目前有一句耳熟能詳的電視廣告台詞是衛生署建議國人每日攝取「適量」堅果,適量是指多少呢?是堅果種子類「一份」。舉例來說:各式的花生10粒、南瓜子1湯匙、葵瓜子1湯匙、瓜子1湯匙、杏仁果5粒、腰果5粒、開心果10粒、核桃仁2粒,所以一定要小心分量的控制,千萬不要吃過量了! 亮點二 低糖原則—食物選擇好運用 象徵發財的「發糕」是過年必定要吃的應景甜品,還有年糕、蘿蔔糕、甜糕也都是家家戶戶必備的食物,另外如:米 、 、花生 、糖果、巧克力等點心,這些都含有豐富的糖分,熱量也不少,如果有攝取這些高糖分點心,建議您下一個正餐的飯量就必須減少一些,以免吃入過多糖分與熱量。其他食物還有芋頭、冬粉、湯圓也是一樣;通常半碗白飯的糖分與熱量相當於冬粉一碗、甜年糕60公克(約三根手指頭大小2塊)、蘿蔔糕140公克(6×8×1.5公分大小2塊)、芋頭110公克(約滾刀塊大小8塊)、小湯圓60公克(約20粒)。 果汁、汽水、沙士、可樂等市售飲料都含有高糖分,除了提供熱量以外,幾乎不含其他營養成分,應盡量減少攝取,多以白開水或是茶葉泡茶來取代,或者低熱量無糖飲料也是不錯的選擇。 亮點三 低鹽原則—美食攝取無負擔 香腸、火腿或臘肉,是年節特有的菜餚,其在製備過程中,經過醃製讓食物富含著特殊風味,每每聞到它的香味就讓人垂涎三尺,因需要鹽的醃製所以含鈉量比一般新鮮食物還高,其他含鈉高的食物還有筍乾、梅乾菜;建議攝取時少量即可,同時再搭配新鮮肉類,例如:白斬雞肉、清蒸魚、蒜泥白肉或是炒的新鮮蔬菜。 烹調年菜時盡量減少含鈉高的調味品,例如:鹽、味精、醬油、烏醋、蕃茄醬等,可利用蔥、薑、蒜、白醋、五香、八角、肉桂、檸檬汁來調味或是選用中藥材及香辛料來增加食物美味。衛生署建議每日鈉攝取量應限制在2400毫克(相當6公克的食鹽)以下,平常一般民眾進食1800大卡的均衡飲食中,攝取的含鈉量約有300∼500毫克(約1公克的食鹽),因此調味用鹽最多為2/3茶匙(含鈉1333毫克)再加上醬油一茶匙(含鈉333毫克),若是進食上述醃製食物時,調味料的使用量就必需再減少。 其他重口味的零食例如:豬肉乾、牛肉乾、豬肉條,還有火鍋中常吃到的各種丸類(蝦丸、魚丸、貢丸、花枝丸)及餃類(魚餃、燕餃、蝦餃、花枝餃)這些加工食品也都是含鈉量高的食物,建議您少量攝取就好。 各類調味料含鈉量及代換表
亮點四 高纖維原則—身體保健康 年節中象徵長壽的「長年菜」、象徵好彩頭的「白蘿蔔」也是一定要吃到的菜餚,這些食物中含有膳食纖維,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僅可預防或改善便秘、降低血膽固醇、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降低罹患大腸癌及痔瘡的機率,並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更能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除了蔬菜之外,水果同樣也含有纖維,例如象徵吉利的「橘子」、象徵平安的「蘋果」、象徵旺旺的「鳳梨」都是新年常見的水果,很適合攝取;另外也可在白飯中添加一些糙米、全麥、紅豆、黃豆來增加纖維攝取,根莖類中的地瓜及芋頭也是很好的選擇。 衛生署公布的每日飲食指南中建議,國人一天需攝取蔬菜類3∼5碟,水果類2∼4份,國民飲食指標中也提醒大家三餐應以全榖為主食,或至少應有1/3為全類食物,來提高膳食纖維的攝取。 亮點五 多走動、多運動—活力如湧泉 新年期間各知名景點或是遊樂區都是人山人海,通往風景區的道路上也是大塞車,因此大家最喜歡的休閒,就是窩在家中沙發上看電視吃零食,或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打打小牌和搓搓麻將,整個假期結束後腰圍變粗了一圈,甚至有人體重多了1∼2公斤;建議您記得每天到戶外走走,到附近公園或學校散散步,若是在家也可以有很好的活動,例如「長庚醫院健康操」就是一項很棒的選擇。 日前長庚醫院與台北體育學院及台北市政府共同合作,錄製一份「長庚醫院健康操」教學CD影片,裡面有專業美麗的教練,運用簡單的暖身、舉手、抬腳、伸展活動,配合節奏輕快的音樂,帶領民眾輕鬆舞出健康與活力,歡迎您多多參考;或是您也可以上衛生署網站下載「1824搖擺操」,這些都是很適合全家大小在家裡一起做的活動,建議您每天花20∼30分鐘運動一下,讓身上的肥肉變肌肉! 春節期間全家人團聚,不免會想要小酌一下「春酒」讓年味更加濃厚,在此給您一個小小叮嚀,若要飲酒絕對不可以過量,女性們每日不宜超過1杯(每杯酒精10公克),是指啤酒360c.c.、紅葡萄酒、陳年紹興酒80c.c.、白蘭地、威士忌40c.c.、高梁酒30c.c.;男性們每日不宜超過2杯;懷孕的準媽媽們請勿飲酒,建議改喝果汁或是牛奶。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健康老化面面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