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與身心醫學健康 |
 |
◎基隆長庚精神科主任 蕭美君 |
 |
 |
 |
「相傳古羅馬時期,青年基督教傳教士Valentine冒險傳教時被捕入獄,他的行為感動了老獄吏及其雙目失明的女兒,因而獲得額外悉心照顧。行刑前Valentine寫信給盲女示愛;處刑日為2月14日,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下一棵紅花杏樹寄託情思。」 這是所謂的「西洋情人節」(Valentine` Day)的典故,多數情侶不見得了解這故事。對情人們來講,重要的是兩人間的愛慕與相守,所以瞭不瞭解此典故,也不是那麼重要。因情人眼睛,常常是盲目的,除了兩人世界,其他的似乎都不重要,且不容許任何無關的事物介入。然而當情人間關係過於封閉、依賴,同時又出現「在一起痛苦,分離時更痛苦」的情形時,若持續嚴重下去,在發現有明顯功能障礙或是顯著行為變化時,可以檢視一方或雙方是否存在某些人格特質;在精神醫學上我們稱為人格疾患。在此我們介紹一下某些臨床上常見的人格疾患。 邊緣性人格 盛行率1∼2%左右,女性約為男性之兩倍。始於成人早期,表現出下列各項中五項(含)以上: 1.瘋狂努力以避免真實或想像中的被放棄。 2.不穩定且緊張的人際關係模式,變換在過度理想化及否定其價值的兩極端之間。 3.認同障礙:自體形象或感受持續明顯不穩定。 4.常出現導致自我傷害的衝動行為。 5.一再自殺的行為、姿態、威脅,或自傷。 6.由於心情過度易於反應,情感表現不穩定。 7.長期感到空虛。 8.不合宜且強烈的憤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 9.暫時性與壓力源相關聯的妄想意念,或嚴重的解離性症狀。 具有這種性格人,開始時甜蜜可人,但分手時常變成恐怖情人。他們相當依附周遭親近的人,但當其依附無法滿足時,則表現強烈的憤怒,他們對人的觀感陷入全好或全壞的兩個極端,旁人給予關心注意,使其有安全感,便將旁人理想化;但當旁人付出不能符合需求時,便充滿憤怒與批評;他們極度害怕被依賴的對象背叛,往往會先激起對象的生氣憤怒,或先背叛對方,以測試對象的容忍程度;當對象果真離開,他們又陷入情緒混亂,並強化「世界無人可信賴、自己是空虛孤獨」的想法;缺乏自我認同,無法忍受獨處的孤寂,有長期的空虛感;為了避免空虛孤寂,可能隨意與人發生關係,或以自傷(如割腕)排解內心的無望。 依賴型人格 符合以下特徵中的五項(含)以上,一般診斷為依賴型人格。 1.猶豫不決:在沒有得到大量建議和保證前,對日常事物不能做出決策。 2.無助感:讓別人為自己做大多數的重要決定。 3.被遺棄感:明知他人錯了,也隨聲附和,因害怕被遺棄。 4.無獨立性:很難獨立展開計畫或做事。 5.過度容忍:為討好他人甘願做低下的或不願做的事。 6.無法獨處:獨處時有不適和無助感,或竭盡全力以逃避孤獨。 7.不能忍受沒有親密關係:當親密關係中止時感到無助或崩潰。 8.經常被遭人遺棄的念頭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讚許或遭到批評而受到傷害。 依賴型人格對親近與歸屬有過分的渴求,這種渴求是強迫的、盲目的、且非理性的,與真實的感情無關。依賴型人格的人寧願放棄自己的個人價值與人生觀,只要能找到一座靠山,時刻得到別人對他的溫情就滿意了。這種處世方式使其更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處處委屈求全,傾向以別人的看法來評價自己。 如果只有兩三項特質,只能說有這種個性傾向(trait),嚴重到符合診斷準則且經醫師仔細評估後,才能說有此疾患。而需要專業的精神/身心科治療。且人格疾患治療所需時間較久,難度也較高。若是有邊緣性人格傾向,要先探討是否曾有孩童期創傷,接受世界有很多灰色地帶,再建立清楚的自我認同,好好面對自己,而不是在不同的感情關係中衝撞或傷害自己。而具依賴性人格傾向者,要去探討自幼起沒自信與害怕的根源,練習獨立勇敢去面對這個世界。 這些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都需要「真正的面對自己」,專業的幫助,加上堅強意志力與時間的考驗。 所以我們常對個案說,好的愛情與親密關係是:你自己要先試著成為一個圓,和另外一個圓產生交集,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即是這個圓不是完美漂亮成形,沒關係,我們都在面對自己與繼續努力。如果自己都不愛自己,只是希望別人愛我們,這樣的親密關係長期是不健康的。 臨床上夫妻諮商或伴侶治療時,常發現彼此無法說出自己的渴望與內在真正想法,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說出來的多是抱怨、要求、責怪對方、推諉,以及自以為是的大道理;抱怨、崩潰、命令或攻擊,永遠比坦白容易。讓我們試著放下抵擋,給對方更多傾聽,說出渴望與害怕,放下矜持與防衛,走出自認的安全地帶,勇敢的讓愛穿過內在恐懼而被滲透吧! 真正的愛,是動態與自由的。常見很多人當愛不在時,因自我受傷而怨恨、報復、仇恨或以小孩為籌碼。理性面對愛的變化,有好的分手或離婚;但是壞的分手或離婚,傷害的效應往往比我們想像的要劇烈與長遠。很多成長中的孩子因看到父母的劣質婚姻,於長大後害怕親密關係、害怕婚姻的,好多!也讓身為臨床醫師的我們心疼不已。很多人受傷後認為沒有真愛或是不相信自己會碰到更棒的親密關係,但是愛的能量是驚人的,未來不可知,不要放棄希望,也不要因受傷了就封閉自己。古哲拉拜亞說:「我重生了,不再害怕去愛。」伊那亞特漢:「心是自己的良藥,使自己的傷口癒合吧!」愛得太多到失去自己或是害怕付出而過度保護自己,都是不健康的。 另外,若此刻的你是單身無伴侶,自己一定要做自己最好的愛人!趁此情人佳節,我們不妨好好檢視自己。不可免俗的,還是祈願所有有情人(不單指兩性),不管結不結婚,都能找到身心靈相通、長長久久的伴侶!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健康老化面面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