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千里終相會∼記錄一甲子姊妹情誼的故事 |
 |
◎養生文化村管理部主辦 廖婉竹 |
 |
 |
 |
有緣千里一線牽,雖歷經歲月、時事變化,纖細而堅韌的線仍是將20年失去聯繫的兩位長者緊緊相繫,96年12月在養生文化村重逢,再續情同姊妹的情緣。憾動人心的故事即將展開…。 康媽媽生於北京,家庭經濟富足,生活安康,自小父親便積極培養她專心從事繪畫,她謙虛又打趣的說:「我父親嫌我凡事動作都慢慢地,怕工作比不上人家,去學畫畫好了!」因逢戰亂,放棄了繪畫,後經友人介紹至軍隊的聯勤被部廠工作,結識了身為軍人的康伯伯。後因康伯伯工作緣故,於37年調至青島服務。 寇媽媽亦是北京人,自小家境優渥,父親白手起家,在商界打拚出一片天地,父親雖身為腰纏萬貫的商人,卻個性儉樸、嚴謹。寇媽媽自小身體虛弱,曾染了天花及罕見的羊毛丁(註一),自鬼門關走了好幾回,長大後接受私塾啟蒙,上洋學,學英、日語,生活無憂無慮。在家中大媽的長子接管大權後,為了商場利益,將她嫁給了軍職的科長-寇伯伯,開始了軍人漂泊的生活。 康伯伯與寇伯伯是多年的同事,而康媽媽與寇媽媽同為北京人,又住在宿舍同一層樓,兩人相知相惜,情同姊妹,康媽媽說:「當時兩人在一起聊天,談得都是在北京的生活…就是想家呀!」沒多久,就聽見北京即將失守的消息,舉家遷到台灣。 初到台灣高雄小港的被部廠,兩家仍是相扶相持,但寇伯伯遷調至台中後,兩人就少有見面。康媽媽生性樂觀開朗,相夫教子,一家生活平順;寇媽媽卻命運多舛,出生大戶人家,結婚前連廚房長啥樣子都不知道,婚後卻要天天走路去打井水,初拿菜刀時期,還曾將手指割掉一塊皮呢!然而寇媽媽生性倔強而剛毅,靠著不服輸的個性,讓生活慢慢邁入正軌。後來,寇伯伯因病過世了,留下她與4個年幼的男孩子。 當時,沒有父親的家庭,總是容易遭受到鄰居的歧視與欺負。寇媽媽一人獨力養家,捨命似地幫傭打工,以勞力換取微薄的薪資。過年時,全家只能吃豬油泡飯,外加辣蘿蔔乾滲豆豉,看到孩子們一碗一碗搶著吃時,她忍不住的淚如雨下!曾經數度想一了百了,求死去快!但看到4個孝順乖巧、天真的孩子,反倒激發起她的鬥志,要在大家面前抬頭挺胸,為寇家爭口氣! 雖然家境困境,寇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是嚴格出名的,別人形容她是軍法帶孩子!她說:「書讀不好算不得什麼大錯,畢竟資質是天生的,但品德不好就毀了。」因秉持著「未經一番寒徹骨,焉得臘梅撲鼻香。」庭訓,立下「不欺騙、不貳過」的家規,若有違犯,掃把侍候。30多年來,孩子們個個爭氣,4個孩子各有高就,其中老二寇世勳還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呢!寇媽媽辛苦持家,讓她數度當選模範母親,街坊鄰居滿口稱頌的寇太太、寇媽媽。 那康媽媽呢?康媽媽扶養兒女長大,兒女陸續到美國就業成家,她跟隨家人居住在美國,康媽媽說:「寇媽媽搬去台中,我們偶有聯繫見面,但我到了美國之後,就完全斷了音訊。」康媽媽個性隨和,在美國交了不少好友,常去上課、打麻將。但隨著兒女遷移至其它州,外出不便,家庭相聚的時間變少了,加上年紀大,耳朵重聽,兒女也不敢讓她一人外出,心裡鬱悶常獨自一人掉淚。兒女知道一向樂觀開朗的母親竟然以淚度日,便偷偷計劃將母親接到台灣居住。一開始居住在台北市的安養機構,除了二女兒可以就近照顧外,亦可有相同年齡的朋友陪伴,康媽媽一住就不想回美國了。2年前,看到養生文化村的環境後,更決定入住在此! 寇媽媽長年居住於台中,轉眼已歲了,因孩子不放心她一人獨自居住,便說服她來養生文化村居住,寇媽媽也是不願麻煩子女的獨立個性,為了成就子女的孝心,於去年12月入住本村。 一開始康媽媽並不知寇媽媽也居住在養生文化村。一回她看到一個模樣像寇媽媽大兒子的男人在自助餐台旁取餐,她往前看見男人身旁是位身形駝背的婦人,不認識!因而錯過了第一次相認的機會。原來,寇媽媽原本人高馬大,在70來歲時,不小心跌倒,腰椎受傷後,身高變形,漸漸少了十幾公分,加上歷經多年風霜,早已和康媽媽印象中寇媽媽形象完全不同了。 後來,因寇媽媽喜交朋友,在本村生活愉快,一遇需要改進之處,便仗義直言的告訴工作人員,熱心服務的個性表露無遺。後來有人告知康媽媽說寇世勳的媽媽也住在養生文化村!康媽媽便主動去找寇媽媽,康媽媽笑著說:「我倆的情誼,比家人的緣份還深,我們真是永遠都沒完沒了呀!」康媽媽還說:「寇媽媽個性,60年來始終如一,主動關心別人,愛打抱不平,多管閒事,現在每天都還是她幫我找牌搭子的呢!」只見寇媽媽在一旁憨笑著。看到兩位姊妹情深的長者,失散多年後,竟然在養生文化村相逢,這樣的緣份,讓人好心羡慕!然而這些歷經時代的苦難,最後得以平安富足地頤養天年,更值得知足、珍惜,在年老之時,也能不悔年輕時的努力,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沒有遺憾! 註一:「羊毛丁」症狀類似傷寒,初期手會發羊毛般的細線,嚴重時用針挑皮膚會看到紫線,傳統言如羊毛丁,擴散至心則藥石罔治。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情人湖院區報導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