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飄香不放「粽」 |
 |
◎高雄長庚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李明芬 |
 |
 |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每逢端午節總是不免俗的要吃幾顆粽子,但許多慢性病患者仍需控制飲食份量,免得一不小心吃過多而影響病情。 市售各式各樣的粽子平常就能吃到,主要成份為糯米、豬肉、蝦米、香菇、鹹鴨蛋。一顆約女性拳頭大的粽子相當於1碗飯的分量、肉類2份、油脂3份(免洗湯匙1匙,相當於一日份量的一半);而且粽子經過擠壓後體積縮小,食量大或進食快的人容易一次吃到兩顆,這樣對需要飲食控制的人,如糖尿病患、高血壓、慢性腎衰竭病人就容易過量。 粽子的主要成份為不易消化的糯米,胃腸排空較久,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等消化不良症狀,對於老人或腸胃功能不佳者應酌量食用。而內餡的肥肉及鹹鴨蛋屬於高油脂、高膽固醇,食用過多容易造成血脂異常,因此蛋黃應控制在每週2∼3個以內。若以豬油拌炒或使用五花肉,飽和脂肪含量過高,應改為瘦肉或海鮮。沾醬若選擇傳統醬油膏、甜辣醬、豆瓣醬容易有鈉含量過高的問題,慢性病人都應小心。 北部粽是把糯米先炒過,內餡包括豬肉、香菇、蝦米、鹹蛋黃等,於竹葉中蒸熱,口味較重。南部粽則是以生糯米混合花生,材料有豬肉、香菇、花生仁、栗子、蝦仁、乾魷魚、鹹蛋黃、糯米等,再放進水中煮熟,由於糯米不經過油炒步驟,所以熱量比北部粽低,口味、香味也較清淡。不過由於南部粽多半會灑上花生粉及醬料再食用,粽子中的花生與配料的花生粉都屬於油脂類(花生約8∼10顆便有5公克的油脂,約佔一天油脂份量的1/6),對於需要限制油脂的人應特別注意。 民眾自行包粽子時應把握「高纖、低油、低糖、低鹽」的飲食原則,最好選用小型粽葉,控制粽子重量約在300公克以內,糯米可改成五穀米或全穀類(紫米、三寶燕麥),以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內餡部份避免油炒,改用川燙或以清肉汁來滷,便可減少油脂類的攝取。肥肉或五花肉可改成瘦肉、豆干、魷魚,還可再增加香菇或蒟蒻,便可增加飽足感。鹹蛋黃屬於高膽固醇的食品,應避免使用,可以栗子取代蛋黃。 另外,糯米中若混加「五穀米」,也可增加粽子的纖維,但腎臟功能不全患者,磷質含量高的五榖纇、糙米、栗子等則須限制。沾醬不宜過多,可以天然辛香料(如蒜頭、蔥末取代部份醬油膏),尤其糖尿病患者吃鹼粽時可用代糖取代果糖或蜂蜜,但鹼粽含過多鈉鹽,一顆鹼粽約含有3∼4公克的鹽,如果再沾醬油膏或甜辣醬,鹽分就更高了,因此併有高血壓或腎病變者最好少吃。豆沙粽則因甜度高較不宜食用,且豆沙粽多以豬油炒過,建議改以「植物油」取代豬油,可降低粽子的熱量。 通常每餐吃一碗飯的人,食用一顆粽子再加上配料的肉類,其實已經相當於一餐所需的份量,因此除了材料、內餡、沾醬的選擇外,整體份量仍需控制在一餐不超過一顆粽子的份量為原則,且不宜每餐都吃粽子,此外也應再搭配燙青菜(約半碗)及飯後水果(約女性一顆拳頭大),以達到高纖、低油、低糖、低鹽的原則。 對於食量大或進食快的人飲食通常容易過量,也有人反應營養師教導的份量太少,哪能吃得飽?此時應先放慢進食速度、細嚼慢嚥,且避免重口味(太鹹、太辣、太油),增加蔬菜的攝取,平常攝取8大杯的溫開水(2000cc),且避免飲料或果汁含糖量高的食物。晚餐後因活動量減少、腸胃蠕動慢,不宜將整天的份量集中在晚餐,長期吃宵夜或晚餐份量多者較容易發胖,除了腸胃道問題也增加慢性病的罹患率。 年節過後需減重者可採少量多餐、每餐只吃八分飽,將食量減少。少吃加工食品如火腿、香腸;減少油脂及糖份的吸收,例如以新鮮的蔬果來代替精緻的食品(蛋糕、餅乾)。少沾醬料,例如生菜沙拉的沙拉醬熱量高、火鍋的沙茶醬鈉、油含量多,但可添加蔥、薑、蒜、辣椒。多攝取水分含量多的食物,例如:瓜類、蒟蒻。纖維遇到水容易膨脹,可以讓胃的飽足感增加,以減少食物的攝取量。絞肉及加工肉類所煮之菜式含油量高宜少食用;其它肉類方面,白肉熱量會比紅肉少,因此建議多選用雞、鴨、海鮮,但食用雞、鴨肉時應先去皮。油炸食物最好不吃,若食用時切記將外皮剃除。 食後點心可選擇人體較無法消化吸收的食物,例如:洋菜、仙草、愛玉、蒟蒻等含大量纖維的食物,加上代糖可使熱量降低也增加飽足感。含糖飲料(如果汁、汽水)最好不要飲用,改以茶、開水、健怡可樂取代。糖醋、茄汁、蜜汁、醋溜等加了大量糖烹調的食物及西餐中的沙拉醬,不宜食用,可改以醋、胡椒、少許植物油調味。市售紅茶、咖啡,最好不加糖或添加代糖,且不加奶精,改用低脂奶或鮮奶。冰的紅茶或咖啡都已添加糖和奶精調味,應避免選用。 美食當前,也要適當且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不能過量,而且飯後要吃水果(每日2份)、多活動,幫助腸胃道消化,希望大家都能過個健康、快樂的端午節。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情人湖院區報導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