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咒的解除∼眼癌家族生下健康寶寶 |
 |
◎林口長庚眼科主治醫師 高玲玉 |
 |
 |
2004年一位33歲罹患雙眼眼癌的美籍男性,以胚胎切片及人工生殖的方式,挑選胚胎,把一個不具有變異基因的健康胚胎,植入妻子的子宮,成功的孕育並順利的產下一名健康的女嬰,這是他們的第二個女兒。在此之前,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出生不久,即發現雙側眼癌,之後雖然成功的控制了病情,但另一顆腦瘤在兩歲的那一年接續發生。來自父母的罹癌基因,重新出現在下一代的時候,無疑的成了家族中難以承受的痛楚。這個案例的成功,無形中宣告了魔咒的解除不再是虛渺的。 顯性遺傳的腫瘤,如家族性大腸癌及乳癌,已在許多家族中造成震撼及驚恐,有些家族中的年輕成員,滿懷焦慮,頻繁的作篩檢;有的人在未發病之前,即提前切除可能罹癌的健康器官,面對婚姻及生育充滿猶豫,一生的美好劃,卻因一個劣勢基因而完全扭曲。但近幾年,在生殖科技與基因體研究的完美合作下,不良的基因所帶來的家族悲劇終於可以被中止了。 惡性視網膜瘤是幼兒最常見的眼癌,一般的家長很難及早發現,大部份的病童必須作眼球摘除手術,而三分之一的惡性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可遺傳的,而且以接近50%的機會傳遞給下一代。這群病人,有雙側發病及在嬰兒時期即發病的特性,甚至在若干年後還有罹患第二種、第三種癌症的機會,真的是經歷不完的苦難。在2006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全球已有4例患者在受精卵著床前,以挑選胚胎的方式,剔除具有RBI基因的異常胚胎,植入健康胚胎,順利產出健康嬰兒的成功案例。 RB1基因的篩檢已經十分普遍,但檢驗單一顆細胞中超微量的DNA是否變異,卻不是容易的事情。在美國也只有少數研究機構擁有這樣的能力,台大醫院在不久前,已傳出捷報,一對攜帶地中海型貧血的夫婦,經由相同的方式,順利生下一個健康的女嬰,並且將以她的臍帶血移植給她罹病的哥哥,再過不久台灣的優生醫療也能提供這樣的醫療服務。(本文轉載自自由時報1.16第B7版)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情人湖院區報導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