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檢收居家廢棄藥品 |
 |
◎高雄長庚藥劑部 李炳鈺主任、溫軒琳組長、許茜甯藥師 |
 |
 |
 |
全民健康保險制度提供民眾生病時看醫師方便、拿藥也方便,但事實上,不少藥物的下場卻是進了垃圾桶。到底這個問題有多麼嚴重?為什麼發生?對環境與自身權益會有何影響?尤其是對我們自身或家人的用藥安全會有什麼影響?是每一位國民應該了解並關注的重要議題。 廢棄藥品的問題有多嚴重? 藥師公會曾於民國95∼96年推動藥品回收計畫,粗估一年共回收3,000公斤約2,500百萬元藥品。據此推算國內每年浪費掉的藥物多達36公噸,市價近新台幣3億元,虛耗了可貴的健保資源。 此外,舊藥品回收可以避免家人特別是兒童誤食過期、失效藥品與可能的用藥危險;正確的回收方式,更可避免像抗生素、類固醇、荷爾蒙製劑任意丟棄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間接影響人體健康。 何謂居家廢棄藥? 首先,民眾需要了解什麼是居家廢棄藥、如何正確處理、才能避免危害環境與家人用藥安全。 「居家廢棄藥品」指的是家中長期未使用的藥品、已過期的藥品或過剩的藥品,例如:未按時服用導致吃不完的藥品;自行購買過多的成藥等。 根據藥師公會全聯會的調查,有六成二的民眾全然不知不用的藥物應回收而丟進垃圾桶,4.3%民眾將之丟進馬桶沖走,2.9%民眾將之轉送給親友,只有不到16%的民眾知道有藥品回收的方式可處理不用的藥品。為了導正這樣偏差的用藥觀念,我們需向民眾宣導用藥安全的正確觀念。 本院居家廢棄藥品檢收現況 本院自98年度以環保為訴求,開始回收民眾不要的藥物,期間共回收約230公斤(約每月20公斤),其中以過期的健康食品(約佔一成)和慢性病藥物(佔五成,包含治療中樞神經、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藥物)最多,推測是病人重複用藥、重複就醫、用藥順從性不佳及用藥觀念不正確等原因造成。 民國99年除延續98年的環保訴求外,並以培養民眾正確用藥觀念,節省醫療資源為主要目標,5月份開始加強宣導,並擴大至各院區一起執行,制訂廢棄藥品檢收的目標及檢收藥品箱宣導衛教單張(如附表一)等,期間每月共回收約120公斤。 以高雄院區為例,99年5∼12月共收集了572人次退藥,藥品筆數筆,共有391公斤,平均每月約公斤。結果顯示開立科別中,以神經內科、心臟血管科及腎臟科為最多;依藥理分類統計,依序為胃腸用藥、降血壓用藥、消炎止痛用藥、中樞神經用藥及糖尿病用藥等。而剩藥原因,依序為不想服用、藥物過期及病情改善。 此段期間,藥劑部持續加強居家廢棄藥品檢收宣導,檢收的藥品重量自開始的每月24公斤增加至現況的每月83公斤,增加了3.5倍(如圖一所示);檢收的院內藥品藥費由每月66,750元增加至現況的每月226,000元,增加了倍。 100年在高雄院區的醫學大樓候藥區,增設了廢棄藥品回收箱(如圖二),除了顯示本院陳肇隆院長對藥劑部推動廢棄藥品檢收活動的重視與支持,更有利病人或社區民眾將剩藥帶回本院進行廢棄藥物正確後續處理。 未來努力的方向 依據上述資料發現,民眾的廢棄藥品除了症狀治療用藥外,也包含了很多慢性病用藥,這不僅攸關藥物治療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也影響整體藥費與醫療資源的支出。我們將秉持專業藥事服務精神,持續推展用藥合理性與用藥安全衛教宣導,包括: 醫師端:當醫師開立病人未按時或不想服用的藥品時,即進行了解並確認該處方必要性,以避免重複開方及用藥。 病人端:(1)了解病人就醫習慣與剩藥原因,如重複就醫、跨科重複開方;(2)加強病人對慢性疾病治療與正確用藥認知,以改善服藥順從性;(3)持續加強正確用藥宣導與如何避免居家藥品過剩,包含附表二中五項建議。指導病人若遇到病情已改善、治療效果不佳、重複用藥、不想服用等情形,應告知醫師或藥師請求協助。因為唯有醫療人員了解病人的實際狀況與顧慮,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處置與建議。 為建立民眾與家庭成員正確的用藥觀念、養成管理家庭藥品的良好習慣,以建構優質的居家用藥環境,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與您一起攜手努力。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中醫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