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與過敏檢測 |
 |
◎桃園長庚健診中心主治醫師 郭昶甫 |
 |
 |
 |
免疫系統對外來的異物有一種排斥的自然傾向。這種傾向是我們對入侵的細菌、病毒及寄生蟲之主要防衛機轉。不過異物不見得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例如花粉、食品類如海鮮、蛋清、纖維如蠶絲、羊毛等。免疫系統有時會對這些無害的異物發動過度的反應,遭殃的就是在戰場周邊的組織。這就是過敏反應的由來。 過敏是一種常見的問題,會造成各式或大或小的身體不適甚或是嚴重的疾病。許多人都有季節性眼睛癢及紅腫的情形,這是因為花粉引起的過敏性結膜炎;花粉還會造成過敏性鼻炎,導致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食物過敏也很常見,如海鮮(尤其是甲殼類,如蝦與螃蟹)、蛋清、花生等,症狀不一而足,有些人僅是皮膚癢,嚴重點的有一些皮疹,更嚴重的造成組織水腫,甚至喉頭水腫到呼吸困難也有少數報告。 有過敏體質的人接觸過敏原後會產生E免疫球蛋白抗體。當再次接觸到同種過敏原後,這種抗體會更快速的引起過敏反應,因此偵測這種抗體的存在就可以推測過敏的存在。這種檢查在過敏原不明時更顯出它的用途。尤其當過敏症狀是第一次發生或鮮少發生時,這類型的檢查可以提供許多資訊。目前市面上的過敏檢測工具都是檢測E免疫球蛋白抗體在血液中的濃度。 當遇到患有過敏症的病人時,我們會先分析病史、看症狀、發作時間、季節以及接觸史,或有明顯的過敏原,可以採用皮內注射測試的方式確認,但這種方式須有醫護人員在旁戒備,因為可能會有引起嚴重過敏的風險。通常我們會測試E免疫球蛋白抗體總量並依各過敏原進行分項測試。健保目前給付最高到36項過敏原的檢測。另外新一代的自費過敏檢測敏感度較高,低濃度的抗體也可偵測得到。目前共設計136種過敏原,分為5種套組提供臨床使用。 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 ,一般最常檢測的是屋塵 及粉塵 。但我們也發現過敏症病人對其他3種塵 ,包含家甘食 、微角塵 及熱帶五爪 的過敏。其他非食物性過敏原包含貓皮屑、狗皮屑及蛾。花粉部分在台灣較少見,但有些病人對豬草、浦公英或車輪草花粉過敏。有些黴菌,像青黴及分支屬黴菌也偶見過敏。食物方面蝦蟹是最常見的,蛋白及花生常引起呼吸道症狀。其他台灣特有的香蕉、鳳梨及芒果也常見。 對於過敏的治療,其實避免接觸是最重要的,但先決條件是要先檢測對何種物質過敏。目前用藥包含抗組織胺及類固醇都無法消除過敏體質,而僅能控制症狀。雖然過敏原的種類遠超過醫學上能偵測的種類,但適當的檢測確實能提供患者多一些資訊以對抗惱人的過敏問題。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社服園地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我心深處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