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菖蒲、艾草—端午話藥石 |
 |
◎長庚醫院中醫婦兒科主治醫師 高銘偵 |
 |
 |
端午節約在每年小滿、芒種兩個節氣,天氣悶熱,各種蛇蟲活躍,食物也容易腐壞,衛生條件不好,古人將這些因素歸諸於邪蠱、屍氣、精怪作崇,古人尋求若干藥石以剋之,在經驗累積之下,端節常用之藥物有雄黃、石菖蒲、艾草等。 在台灣,端午時節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有人喜歡洗「藥草浴」;濃濃的味道,大多是艾草的氣味。為什麼在端午節要掛這些東西呢?艾草不只是插好看的!艾草可治百病,為婦科、血症及辟蟲之良藥,是中醫常用藥物。艾草為多年生草本,莖葉有特殊香氣,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在門前掛艾草可驅趕蚊蟲,更可以把艾草拿來做為藥草浴,作成艾草糕……等,用途可多著呢! 石菖蒲可入藥,其性溫、無毒,能「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久服延年益壽,又能殺諸蟲、驅鬼氣、疥瘡、辟毒。古人常以石菖蒲、雄黃漬白酒,於端午日飲少許,可辟瘟毒,具預防傳染病之功效。 白蛇傳中,白素貞在端午節因喝雄黃酒現出原形,使雄黃成為家喻戶曉的辟邪丹。雄黃又名黃金石、石黃、熏黃,為含硫化砷的礦石;其性味辛溫、有毒,要經過嚴謹且特殊的炮制過程降低其毒性,且不可持續服用,孕婦忌用。雄黃「善能殺百毒、辟百邪,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諭蛇尤畏之,居室置雄黃,五毒之蟲(蛇、蜈蚣、蜘蛛、蟾蜍、蠍)不敢近;可療一切瘡癬毒。 根據現代研究發現雄黃含砷量高,只宜外擦不適飲用。雄黃只適合在中醫師仔細調配下外用、治療皮膚病,較不適合自製雄黃酒來喝。消基會在大台北地區曾經抽樣雄黃粉,檢測到其中的「砷」含量過高,一般民眾若自行以雄黃粉製作雄黃酒來喝,不知使用劑量多少,容易造成急性中毒、甚至腎衰竭死亡。 現今工商社會較無蛇類出沒,故較不建議自行服用雄黃酒;但懸掛菖蒲、艾草,洗「艾草浴」則具有驅蚊蟲的效果,在端午節時節是個不錯的選擇。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社服園地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我心深處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