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體系
從事醫療事業,促進全民健康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心臟血管內科
科系簡介
發展沿革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成立於1986年1月,心臟內科亦於當日設立,由吳彥群,葉國和及蔡慧玲醫師自北院區調任。1986年7月建置心導管室,1987年底傅懋洋醫師擔任科主任。1987年10月由洪瑞松教授進行第一例經皮冠狀動脈整形術,1994年中郭必芳醫師完成美國維克尼亞大學心臟內科總醫師及電氣生理總醫師訓練後加入心臟科的團隊。1995年底在美國西奈醫學院附屬醫院及紐約羅撤斯特大學醫院完成內科住院醫師,心臟內科及介入性心臟內科訓練的洪志凌醫師亦進入本科服務。1997年洪志凌及方志元醫師將介入性治療的案例增長到超過每年1000例。1999年至2005年吳炯仁醫師接任科主任,將心臟內科,特別是介入性治療,發展到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2005年至2011年陳勉成醫師擔任科主任期間,心臟血管介入性醫療團隊榮獲2006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心臟內科在各領域特別在基礎研究有優異表現。2011年至2017年由洪志凌醫師擔任科主任,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由鄭正一醫師擔任科主任。
本科於2003年10月榮獲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GS)評鑑通過ISO 9001:2008及ISO/IWA1:2005認證, 108年12月榮獲心肌梗塞疾病照護認證; 國科會、長庚醫院研究計劃及刊登在國外之著名醫學雜誌有爆發性的成長。
目前狀況
目前本科由陳永隆醫師擔任科主任,陳煌中醫師擔任副科主任,主治醫師共30位,(5位在鳳山醫院),研究員9位。門診量每天平均約為980人次,住院病床有心臟內科加護病床10床,一般病床67床。本科超音波室目前有五台彩色杜卜勒超音波檢查儀,並有經食道心臟超音波及3D超音波檢查。2013年因傅懋洋教授在心臟體外震波治療不適合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繞道手術之嚴重冠狀動脈阻塞之病患的卓越臨床研究,本科成為全台第一家引進此體外震波儀器的醫院。
電氣生理的團隊無論在心律不整檢查,導管燒灼術治療頻脈性的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及心室頻脈,人工節律器及植入式心臟轉復除顫器的服務或臨床和基礎研究表現優秀,而且跟國際頂尖醫院有緊密合作。
心導管室提供最先進對冠狀動脈,週邊血管及結構性心臟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的服務,並且參與眾多不同性質關於心肌梗塞及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國際性研究。心導管室介入團隊,擁有超過十位全職臨床主治醫師在病人照護,研究及教學表現傑出,因此成為國內外介入性心臟內科醫師的訓練基地。導管室亦承辦多個本地及國際型心臟血管介入性治療會議。導管檢查及治療導管室共擁有二台西門子及二台飛利浦最先進之機台。本科從開幕迄今總共施行54424例,近年來大約一年有4000台導管案例,其中約1700台為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約1000台為週邊血管治療。1995年本院為亞洲第一間醫院,開始從繞動脈進行心導管檢查,現今超過99.5%的心臟及頸動脈診斷及介入性治療都從繞動脈施行。從85年起本科導管室開啟了24小時,全年無休的急性心肌梗塞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的服務。
本科積極引進各項尖端的設備及技術,將引進能作斑點追蹤的心臟超音波機,突破現有超音波技術無法診斷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缺點,引進光學相干繼層掃描提供優於核磁共振和經血管超音波對冠狀動脈的分辨率,加速發展週邊血管的介入性治療,與復健科合作增加心臟復健的服務及加強複雜性導管燒灼術的服務,寄望能在各心臟內科的領域成為世界的領導者。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成立於1986年1月,心臟內科亦於當日設立,由吳彥群,葉國和及蔡慧玲醫師自北院區調任。1986年7月建置心導管室,1987年底傅懋洋醫師擔任科主任。1987年10月由洪瑞松教授進行第一例經皮冠狀動脈整形術,1994年中郭必芳醫師完成美國維克尼亞大學心臟內科總醫師及電氣生理總醫師訓練後加入心臟科的團隊。1995年底在美國西奈醫學院附屬醫院及紐約羅撤斯特大學醫院完成內科住院醫師,心臟內科及介入性心臟內科訓練的洪志凌醫師亦進入本科服務。1997年洪志凌及方志元醫師將介入性治療的案例增長到超過每年1000例。1999年至2005年吳炯仁醫師接任科主任,將心臟內科,特別是介入性治療,發展到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2005年至2011年陳勉成醫師擔任科主任期間,心臟血管介入性醫療團隊榮獲2006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心臟內科在各領域特別在基礎研究有優異表現。2011年至2017年由洪志凌醫師擔任科主任,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由鄭正一醫師擔任科主任。
本科於2003年10月榮獲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GS)評鑑通過ISO 9001:2008及ISO/IWA1:2005認證, 108年12月榮獲心肌梗塞疾病照護認證; 國科會、長庚醫院研究計劃及刊登在國外之著名醫學雜誌有爆發性的成長。
目前狀況
目前本科由陳永隆醫師擔任科主任,陳煌中醫師擔任副科主任,主治醫師共30位,(5位在鳳山醫院),研究員9位。門診量每天平均約為980人次,住院病床有心臟內科加護病床10床,一般病床67床。本科超音波室目前有五台彩色杜卜勒超音波檢查儀,並有經食道心臟超音波及3D超音波檢查。2013年因傅懋洋教授在心臟體外震波治療不適合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繞道手術之嚴重冠狀動脈阻塞之病患的卓越臨床研究,本科成為全台第一家引進此體外震波儀器的醫院。
電氣生理的團隊無論在心律不整檢查,導管燒灼術治療頻脈性的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及心室頻脈,人工節律器及植入式心臟轉復除顫器的服務或臨床和基礎研究表現優秀,而且跟國際頂尖醫院有緊密合作。
心導管室提供最先進對冠狀動脈,週邊血管及結構性心臟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的服務,並且參與眾多不同性質關於心肌梗塞及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國際性研究。心導管室介入團隊,擁有超過十位全職臨床主治醫師在病人照護,研究及教學表現傑出,因此成為國內外介入性心臟內科醫師的訓練基地。導管室亦承辦多個本地及國際型心臟血管介入性治療會議。導管檢查及治療導管室共擁有二台西門子及二台飛利浦最先進之機台。本科從開幕迄今總共施行54424例,近年來大約一年有4000台導管案例,其中約1700台為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約1000台為週邊血管治療。1995年本院為亞洲第一間醫院,開始從繞動脈進行心導管檢查,現今超過99.5%的心臟及頸動脈診斷及介入性治療都從繞動脈施行。從85年起本科導管室開啟了24小時,全年無休的急性心肌梗塞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的服務。
本科積極引進各項尖端的設備及技術,將引進能作斑點追蹤的心臟超音波機,突破現有超音波技術無法診斷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缺點,引進光學相干繼層掃描提供優於核磁共振和經血管超音波對冠狀動脈的分辨率,加速發展週邊血管的介入性治療,與復健科合作增加心臟復健的服務及加強複雜性導管燒灼術的服務,寄望能在各心臟內科的領域成為世界的領導者。
醫療團隊
陳永隆
|
科主任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電氣生理學檢查及射頻燒灼術、人工心臟節律器 | 醫師資料 |
鍾昇穎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臟超音波、週邊血管檢查、心導管檢查 | 醫師資料 |
陳煌中
|
副科主任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電氣生理學檢查及射頻燒灼術、人工心臟節律器 、一般內科、心臟超音波 | 醫師資料 |
傅懋洋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臟超音波、週邊血管檢查、肺動脈高壓 、心臟震波治療 | 醫師資料 |
蔡慧玲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臟超音波、週邊血管檢查 | 醫師資料 |
吳炯仁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複雜性冠狀動脈介入性心導管、慢性阻塞病變、左主幹及多支血管病變、頸動脈阻塞處置 | 醫師資料 |
陳勉成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電氣生理學檢查及射頻燒灼術、人工心臟節律器 | 醫師資料 |
洪志凌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複雜性冠狀動脈介入性心導管、慢性阻塞病變、左主幹及多支血管病變 | 醫師資料 |
方志元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 心導管檢查 複雜性冠狀動脈介入性心導管 慢性阻塞病變 左主幹及多支血管病變 先天性心臟病經心導管手術(心房中隔缺損/心室中膈缺損/開放性肺動脈廔管關閉器治療 ) 經心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 頸動脈狹窄支架治療 心臟瓣膜狹窄擴張手術 高速旋磨血管成型術 | 醫師資料 |
葉漢根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複雜性冠狀動脈介入性心導管、慢性阻塞病變、左主幹及多支血管病變、頸動脈阻塞處置 | 醫師資料 |
陳世明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心臟超音波、心臟衰竭 | 醫師資料 |
陳建仁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介入性心導管、周邊動脈阻塞介入性治療、動靜脈廔管阻塞介入性治療 | 醫師資料 |
鄭正一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介入性心導管、周邊動脈阻塞介入性治療、動靜脈廔管阻塞介入性治療 | 醫師資料 |
柴漢東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臟超音波、週邊血管檢查 | 醫師資料 |
劉文浩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臟超音波、心導管檢查、介入性心導管、周邊動脈阻塞介入性治療 | 醫師資料 |
薛書凱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介入性心導管、周邊動脈阻塞介入性治療、動靜脈廔管阻塞介入性治療 | 醫師資料 |
方修御
|
主治醫師 | 1. 冠狀動脈心臟病之支架置放,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療 2. 複雜性冠狀動脈心臟病介入治療,左主幹病灶及慢性全阻塞 3. 頸動脈狹窄之支架置放 4. 洗腎動靜脈廔管狹窄介入治療 5. 周邊血管狹窄介入治療 6. 心房中膈缺損關閉術 7. 心因性休克之介入治療 8. 高血壓、高血脂及心臟衰竭之治療 | 醫師資料 |
鍾文榮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介入性心導管、周邊動脈阻塞介入性治療、動靜脈廔管阻塞介入性治療 | 醫師資料 |
宋沛勳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重症治療、心導管檢查、複雜性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慢性阻塞與左主幹多支血管病變、頸動脈狹窄處置、腎動脈燒灼術、動靜脈廔管阻塞治療、心臟震波治療、心臟超音波 | 醫師資料 |
李建和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臟超音波、心導管檢查、複雜性冠狀動脈介入性心導管、慢性完全阻塞病變、左主幹及多支血管病變、動靜脈廔管阻塞介入性治療、瓣膜性心臟疾病、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 醫師資料 |
黃民評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介入性心導管、周邊動脈阻塞介入性治療、動靜脈廔管阻塞介入性治療 | 醫師資料 |
方燕楠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電氣生理學檢查及射頻燒灼術、人工心臟節律器 、一般內科、心臟超音波 | 醫師資料 |
吳勃銳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介入性心導管、周邊動脈阻塞介入性治療、動靜脈廔管阻塞介入性治療 | 醫師資料 |
陳典佑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臟超音波、心導管檢查、介入性心導管、周邊動脈阻塞介入性治療 | 醫師資料 |
蕭豪毅
|
主治醫師 | 一般心臟學、心導管檢查、一般內科、心臟超音波 | 醫師資料 |
曾建豪
|
主治醫師 | 心臟血管疾病、介入性心導管治療、心臟血管超音波、週邊血管超音波。 | 醫師資料 |
醫技團隊
姓名 | 職位 |
---|---|
王鳳花 | 心內技術組長 |
蔡佶祜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醫事放射師 |
李俊豪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醫事放射師 |
黃耀新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醫事放射師 |
王秀美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林喬敏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沈溫雅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謝琦瑜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陳妍蓁 | 心臟內科專業技術師 |
何宜香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張茹萍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郭惠娟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張文婷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賴素貞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李佳欣 | 心臟內科技術師 |
林贏秋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張碧娥 | 心內技術組長 |
李湘諠 | 心臟內科專業技術師 |
紀文蘭 | 心臟內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服務與特色
心臟介入性治療中心
高雄長庚醫院是擁有2767床的醫學中心,創立於1986年1月,心導管檢查室在1986年7月營運,1988年10月就開始介入性的治療。心導管室提供最先進對冠狀動脈週邊血管及結構性心臟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的服務。導管室參與眾多不同性質關於心肌梗塞及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國際性的研究。心導管介入團隊擁有超過十位全職臨床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在病人照護,研究及教學表現卓越及傑出,介入性心臟內科總醫師訓練課程的堅定目標是為了要訓練傑出優秀的介入性心臟內科醫師,當他/她被訓練完成後,將擁有最佳能力去應付現今對心臟內科專家的期待。導管室擁有二台西門子及二台菲利浦最先進的機台,一年大約有4000台導管案例,其中1700台為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1000台為週邊心血管治療。在1995年本院為亞洲第一間醫院,開始從繞動脈進行心導管檢查,現今超過99.5%的心臟及頸動脈診斷及介入性治療都從繞動脈施行,從1996年起本導管就開啟了24小時全年無休的緊急急性心肌梗塞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的服務,
除此,心臟內科總醫師亦會參與結構性心臟疾病的治療,以及以下的檢查:
1. 冠狀動脈血流動力學血流儲備的生理評估。
2. 血管內超音波。
3. 經皮二尖瓣,肺動脈瓣及大動脈瓣膜氣球整形術。
4. 經皮心房中隔缺損/心房中隔卵圓孔未閉的裝置封閉。
5. 經皮動脈導管未閉的裝置封閉。
6. 主動脈縮窄的經皮氣球擴張術。
7. 酒精室間隔消融治療肥厚型心肌病變。
8. 下腔靜脈過濾器置入術。
9. 心內膜心肌活檢。
10. 體外膜肺氧合器葉克膜放置術。
11. 高速研磨旋切術。
12. 光學同調斷層掃描
高雄長庚醫院是擁有2767床的醫學中心,創立於1986年1月,心導管檢查室在1986年7月營運,1988年10月就開始介入性的治療。心導管室提供最先進對冠狀動脈週邊血管及結構性心臟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的服務。導管室參與眾多不同性質關於心肌梗塞及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國際性的研究。心導管介入團隊擁有超過十位全職臨床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在病人照護,研究及教學表現卓越及傑出,介入性心臟內科總醫師訓練課程的堅定目標是為了要訓練傑出優秀的介入性心臟內科醫師,當他/她被訓練完成後,將擁有最佳能力去應付現今對心臟內科專家的期待。導管室擁有二台西門子及二台菲利浦最先進的機台,一年大約有4000台導管案例,其中1700台為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1000台為週邊心血管治療。在1995年本院為亞洲第一間醫院,開始從繞動脈進行心導管檢查,現今超過99.5%的心臟及頸動脈診斷及介入性治療都從繞動脈施行,從1996年起本導管就開啟了24小時全年無休的緊急急性心肌梗塞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的服務,
除此,心臟內科總醫師亦會參與結構性心臟疾病的治療,以及以下的檢查:
1. 冠狀動脈血流動力學血流儲備的生理評估。
2. 血管內超音波。
3. 經皮二尖瓣,肺動脈瓣及大動脈瓣膜氣球整形術。
4. 經皮心房中隔缺損/心房中隔卵圓孔未閉的裝置封閉。
5. 經皮動脈導管未閉的裝置封閉。
6. 主動脈縮窄的經皮氣球擴張術。
7. 酒精室間隔消融治療肥厚型心肌病變。
8. 下腔靜脈過濾器置入術。
9. 心內膜心肌活檢。
10. 體外膜肺氧合器葉克膜放置術。
11. 高速研磨旋切術。
12. 光學同調斷層掃描

聯絡資訊
TEL 07-7317123#8300 Ms.
FAX 07-7322402
聯絡信箱 : tang@cgmh.org.tw
位置說明 : 醫學大樓一樓心臟門診區(抽血櫃檯旁)